电影院的故事

电影院的故事

忔楂散文2025-11-29 18:54:30
电影院我们称大俱乐部,那时也是这里最大的建筑物,空旷,广大,容纳上千人。它座西向东。整个式样有点像卡通或积木造型,门楼是尖顶,呈三角形。门口有两根圆形柱子,红色。以儿时的眼光看,电影院总是那么高高大大
电影院我们称大俱乐部,那时也是这里最大的建筑物,空旷,广大,容纳上千人。它座西向东。整个式样有点像卡通或积木造型,门楼是尖顶,呈三角形。门口有两根圆形柱子,红色。以儿时的眼光看,电影院总是那么高高大大。东面是正门,正门上面是五颜六色的电影画报,从远处看过来,极其吸引人的目光,看着画面里的人物,让你浮想联翩,一想探究画面背后故事!
俱乐部南北两排有巨大的窗户,每扇窗户都挂着两块窗帘,外黑里红。一直垂挂下来。就是它把内外阻隔,哪怕一丝光线,哪怕一个缝隙,哪怕一个眼神,焦急若渴的眼神……南北有俩个双扇大门,那时和小伙伴焦急的等待,眼睛进不去,趴在门上听,似乎能听见观众轻轻的呼吸,有时会传来美妙的音乐,或许耳朵再灵,还能听到若隐若现的配音演员说话的声音。有时也曾埋怨过门,拽着门,狠很地踹两脚,它总是任我们摆布,沉默不开。也不敢一个劲地踹,怕管理俱乐部的大江听到!
如果能进入影院,高兴至极,只有趁着影片结束之前,混入场内,大江也不管,人们都站起来望着荧幕,荧幕被钻进来的阳光照的发白,有时都看不清。当然也有些大人,闲来无聊,又不好意思,见到熟人,只好打马虎眼,说来找人的。而我们这些孩子不必为这些撒谎。我们就是想看电影,但还不想向父母们要钱买票。
舞台能到我们的肩,两侧各有一个小门,供人蹬上舞台。我们也曾经蹬上舞台,近距离地接触银幕,它洁白如雪地挂着。那时不懂,怎么回事?从幕布里会走出沙漠,山水,风景,人物,惟妙惟肖的东西。只知道对面远远的墙后,又几个方孔,等演出开始,室内一片漆黑时,只有那几个孔发出光芒,就像植物见到雨露,阳光,一切幻妙的魅力都层出不穷。当然墙后的一切是绝对不允许参观,我一直没有去过。
那曾经的老房子,是我童年的老家。现在已随风而逝。那曾经的残垣断壁,那曾经的五十年的空气,也随着机器的铁臂摇摆,迅速地烟消云散。
我家到大俱乐部有2里路,沙石路,走10多分钟。
小学的时候,学校包场,我们就有机会看电影了。听说有电影看了,同学们高兴,老师去校务处取票,同学们则在课堂吵吵嚷嚷,谈论什么电影,看过没有之类。我那时心里打着小九九,弄到前排中间的位置最好。老师来了,同学们都肃静,盯着老师手里一叠影票。老师会把票递给班长,他把票翻着,从前排向后排,一个个地抽票,凭运气,抽到好票的同学喜气洋洋,高兴得要蹦。而抽到不满意座位的同学会撅起嘴老高。同学们你问他,他问你,谁和谁挨着,自己想与好朋友挨近,或者同路的同学,根据情况相互换票。一会不高兴的同学也换一张相对满意的票,可以与好朋友换在一起,又被同学们热情感染,想着想着也就不在郁闷。老师看着每个人都拿到票了,就说,同学们下午不用到校,直接到大俱乐部。一声铃响,同学们手里攥着票,三三两两地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下午,同学们会提前入场,走进昏暗的场内,开始找座位。首先按方向寻找,确定是南排,中排还是北排,再按着位置第几排几号,或者与哪位同学挨着,一起寻找。这时候场内乱成一锅粥,大家呼朋引伴,你招呼他,他喊你,找到座位的同学,告诉未找到座位的同学,你在前面还是后面。直到影片开始,昏暗的灯光熄灭了,场内一片寂静。
记得父亲曾经领我去看过几部电影,《画皮》、《神秘的大佛》、《精变》。还有就是戏曲。那时候看电影,管理影院的是个白白胖胖的中年人,都管他叫大江。手里掐着长长的手电筒,一排排地检查,查票,看有没有蒙混进来的,多数是孩子,没有父母领着。大江手电筒一亮,孩子们知道查票了,迅速向对面撤退,大江从这头撵到那头,还有的孩子躲到厕所,这里很安全,大江基本不去那里查,我有几次去卫生间,推门,里面会有片刻的慌乱,当发现不是大江,几个孩子才放心。安全了,溜出去,看电影。危险了会撤回来。大江撵也撵不出几个,只有没跑掉的孩子,可怜地被拎出来,被门无情地挡在外面。顽皮的孩子也不会气馁,他会想办法,或者围着俱乐部转圈,寻找机会。我虽然没被撵过,但也曾经与伙伴们在那里徘徊过,至今还记得北面有个小站,南面是幼儿园。
今天的俱乐部已寿终正寝了,后来随着电视的出现,人们的目光被新出现的事物所吸引,大部分人都去看电视。其实那时是对俱乐部的冲击很大,也是俱乐部最艰难的时候,我们的大俱乐部没坚持住,走向没落,像花凋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