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心灵的旋律——《放牛班的春天》
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部电影,让我回想起影片中的片段、细节时,还会激动得一颗心砰砰地跳,感动的心情让眼泪止不住地一次又一次流下来。如果结局真得是跟马修所期望的那样:孩子都涌到门口和他道别,或许,这部影片
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一部电影,让我回想起影片中的片段、细节时,还会激动得一颗心砰砰地跳,感动的心情让眼泪止不住地一次又一次流下来。如果结局真得是跟马修所期望的那样:孩子都涌到门口和他道别,或许,这部影片也不会象此刻这般让我心里的暖流如此充盈,满满的,稍一触动,便会化作晶莹的泪水,汹涌而出。尽管前几天看的《漫长的婚约》也很感人,同是法国片,同是选择以战后的法国作为故事背景,也同样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结局。但这部《放牛班的春天》却是用富有天使般音质的歌声,让人在音乐响起时,误以为自己看到了天堂,看到了苍穹里微笑着的上帝,而失声流泪。音乐最本原的力量,那将爱的宽容与感动镂刻进人的心底。前几天在审稿的时候,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现在再来回味,更是一番久久无法平复的心迹:好的音乐都是前世听过的,我们与那些旋转的乐律于前世冥冥中相逢,又在轮回里,重聚于今天,似曾相识。
而水彩画式的电影画面,黛薄雾青,远树凝寂的山色、学校,让人的心神也都如影片里的孩子一般:出神地凝望着窗外,渴望回归那如梦如幻的自然怀抱。电影有一种力量,能将现实中容易被我们忽略掉的感动,以“影画的艺术性转换”,细腻而传神得传递出人与人之间最真实最干净的情感。之前,也被很多细腻的电影所感动过。但大多数的电影导演都太容易被影视画面的“视觉直击性”所诱惑,容易走入艺术性渲染的误区。
这部《放牛班的春天》,是我看过的这么多影片中,却真正做到了以最真实的生活心情来还原情节,以最澄净的镜头语言来打动那一颗颗困倦的心灵。最是喜欢这部影片的顺其自然,没有一个镜头有刻意煽情的痕迹。总是那样的饱满、和煦、精神、细致,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既没有回避那不可避免的冲突,也没有用镜头的过分刻画来过度渲染这些冲突。冲突而不唐突,更不突兀,让人莫名其妙。如影片中一开始时马修让孩子们写自己的梦想,其中提到有三个想当热气球飞行员。而后来发现偷校长钱的并不是蒙丹,而是梦想能当个热气球飞行员的郭邦,而他偷钱也只是为了将来能买个热气球,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不仅与影片开始时马修心里独白:“让我意外的是,孩子们在写自己的梦想时都写得很认真”这一情节有着极为人性的呼应,也带出了后面蒙丹报复性的纵火事件,并直接导致了马修被辞退。这一连串的事件,都被一条线索,一条关于孩子纯真梦想与叛逆性情的线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可以说,每一个环节的衔接,都流露着导演浓浓的人文关怀。
以影片中关于佩皮诺的星期六为例,最是能传达出这种浓郁而诚挚的人文关怀。从马修一进这个学校就看到佩皮诺站在校门口,凝视远方的神情很是让人心疼。后来,马修向同事询问关于佩皮诺的等待,才知道他的父母都在战争死去,而这个天使般透明的小孩,一直都抵制着这一事实,每到星期六,都会去学校门口,等待他的父母来接他回去。而影片的最后,尽管马修具有悲剧性的壮烈离开并没有等来学生们的全体欢送,尽管有那一只只从高高的城堡式的教学楼中飞扬出来的纸飞机,有孩子们最清澈的歌声,尽管那一只只的纸飞机上有孩子们的祝福,天籁般的歌声中有孩子们的感谢,但这都不足以安慰马修心头的遗憾与落寞。正如他走出校门的时在心里低语那样: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每寸皮肤都透出了愉悦和乐观,我想向全世界呐喊,可谁又会听到呢?没人知道我的存在,伟大的艺术家对着镜子看到了真实的自己:我叫克雷芒马修,失败的音乐家,失败的学监。
一个艺术家般崇高的人性,不是泯灭掉自身的所有私欲,只讲一味地无私奉献,伟大得让人有点不寒而栗,如果没有那最后一句的独白,马修的艺术形象就不会象现在这样丰满而真实,他的个人伤感并没有影响我们对他的敬仰。不象好来乌和中国银幕中的英雄形象那样,高高在上,无私无欲,完美得让人发指。马修这一艺术形象的成功之处便在于他真实得让我们感动,一如常人般的矛盾与失落,让他与电影一起镂刻进我们记忆的深处。我们毕竟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最能打动心灵的也往往来源于对生活的体悟与提炼。生活不会象我们憧憬的那样美轮美奂,也不会象我们恐惧的那样令人绝望。真心付出后,总会收到生活的礼物。马修的付出,不仅收获了学生们几十年后回忆时的感动,也收获了陪伴他一生的天使——佩皮诺。他的余生不需要再写日记,因为他有了自己的天使来代替他的日记本,倾听他的感人心情。
于是,就有了让我失声哭泣的一幕:马修欲上公车离开时,一阵细碎而急促的跑步声,在深黛色的林子里,象白瓷般的小天使——佩皮诺,一手拽着他的小包袱,一手抱着他的布偶,略有颠颤颤地向他的老师,他认定的父亲——马修跑来。第一次拒绝,转身上车开走。几秒钟后,车停下了,马修下车了,佩皮诺脸上瞬间绽开的微笑,我激动的泪水一下子就模糊了视线。
影片中蒙太奇运用的速率一如影片中孩子们清澈的歌声那样轻盈,象我们在梦中的舞步一样流畅、飘逸。让我们在一组组如诗如画的影象中,心灵似沉浸于来自那深谷幽林的风的旋律中。而看完这部《放牛班的春天》,心情不也是如那镜头的旋律,那背景音乐的旋律般,忘我地旋转于自己不曾沾惹过一粒尘埃的心尖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未来喝什么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