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从防止灾区青少年出现心灵废墟开始

灾后重建,从防止灾区青少年出现心灵废墟开始

非常时期杂文2026-02-06 14:41:37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灾区人民一方面全力开展抗震救援,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安置灾民生活;另一方面,各项灾后重建工作也在同时悄然启动。8。0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灾区人民一方面全力开展抗震救援,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安置灾民生活;另一方面,各项灾后重建工作也在同时悄然启动。
8。0级大地震,瞬间夺走了无数条鲜活的生命,瞬间让我们生活的美好家园变成一片废墟。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在灾后救援工作中,救援人员高度珍惜每个生命,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尽全部的力量开展救援。但是,地震仍然无情地夺走了6万多人的美好生命。我们在含泪掩埋同胞遗体的同时,在心底默默祝福他们的灵魂安息,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纪念他们、缅怀他们。家园毁灭了,我们当化悲痛为力量,在地震废墟上建设一个新的更加美丽的家园。
灾后重建,百废待兴。首先要直面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地震灾害对劫后余生的幸存者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据部分已抵达灾区的灾害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地震灾害发生后,劫后余生者目睹灾害带给人类的巨大损失,特别是部分人要面对多位亲人罹难的惨痛现实,他们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和刺激。而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心理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这种影响和刺激甚至将会是一种创伤性的、持久性的,可能导致他们延迟出现行为异常或长期持续的不良精神反应。在灾害发生后,如果不注重及时对灾区青少年进行全面的心理抚慰与正确的心理疏导,他们很容易出现比地震废墟更可怕、更荒芜的心灵废墟。
因此,在开始着手筹划灾后重建工作中,应该首先从做好灾区青少年的心理援助和辅导开始,帮助他们尽快从地震阴影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用理性的态度接受灾害现实,逐步缓解各种紧张反应和惊恐压力,重新树立对生活和未来的美好信心,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对灾区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心理援助和辅导,帮助他们受到伤害的心理重获健康,防止他们出现心灵废墟,是灾后重建工作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系统而复杂的重要任务。
灾后重建,让我们从防止灾区青少年出现心灵废墟开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