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的老头

说实话的老头

遗镞杂文2025-12-14 10:11:53
作家谢朝平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是这样出名的。一觉醒来,走出家门,就被人带上了手铐,于是他的名字便一下子名扬天下了。他也许更想不到,他那本浸透着他的心血;为发行而自费五万元出版的《大迁途》随他戴上手铐
作家谢朝平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是这样出名的。一觉醒来,走出家门,就被人带上了手铐,于是他的名字便一下子名扬天下了。他也许更想不到,他那本浸透着他的心血;为发行而自费五万元出版的《大迁途》随他戴上手铐开始,便一下子轰动全国,成为网上热搜的“名著”。达到了他想达到却无法达到的宣传效果。
镣铐竟然铐出了名气,如今身陷囹圄刑拘在渭南看守所铁窗之内的老谢是否要感谢给他戴手铐的人才是呢。
实施抓捕谢朝平的渭南警察这下子也出名了。他们不远千里,赴京缉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作家,真的很是敬业呢。七个人,身着便衣,假冒“普查户口的”,谢一露面,便“扑上去”把他铐着了。身手之敏捷,行动之慎密,力量之强大,好像面对的不是一个戴着眼镜手無寸鐵摆弄点文字的老头,而是一个杀人越货的汪洋大盗。
据说,渭南警察还搜查带走了谢朝平有关写作的私人物品。然而这些执法者,自始至终,却未依法出示任何传拘手续和搜查证。也许他们觉得抓你就抓你了,还要什么手续呢,只要有个“莫须有”的罪名就行了。于是,临走向谢的妻子撂下一句:“涉嫌非法经营”。
“渭南市警方之所以以非法出版物之名没收杂志,并以非法经营罪关押谢朝平,实际上是想利用公权控制杂志的传播”,这是律师周泽的分析;
“一个权力打击言论自由的恶劣标本”,这是《北京青年报》社评作出的判断;
“一个作家本着自己的职业良知,反映被地方当局所掩盖的移民问题、腐败问题,替弱势的移民群体说话,却面临牢狱之灾,这令人心寒”,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展江教授的忧虑。
青年作家葛树春撰文:“渭南的官员,你们脑袋发热让警察进京抓作家的行径,是在挑战和强奸宪法,舆论和人权!是又一次动用公权借“涉嫌非法经营”的遮羞布打压、报复舆论监督的荒诞剧!但凡动用公权试图扼住舆论的脖子的人其下场注定可悲可耻--
网民一片惊呼:“文字狱”卷土重来!
我在网上搜索两天后,终于找到了还有那胆大的不怕缉拿的网站领导,原文照发了电子文本纪实文学《大迁途》。匆匆阅读一遍,急于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章,竟使有人如此惊慌失措,惶惶不安,如临大敌!
原来,谢朝平在知天命之年移居北京,到检察日报旗下媒体做记者,采访渭南移民问题的封面报道被“和谐”。他之后三年间先后六次赴渭南自费采访,写成报告文学作品《大迁徙》。通过《火花》杂志增刊的形式出版。
我是含着热泪,满怀悲愤,以难以置信的心态读完了这篇三十万字的纪实文学的。读读吧,朋友!读了,你就知道什么叫强权统治下的草菅人命,读了,你才知道,被忽悠为主人的百姓,他们的命运的在那些官僚眼里,如同草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百姓的命会如此轻贱,如走路时一不小心就会被踩死一只蝼蚁一般的轻贱。
老谢,谢朝平!一个年近六旬的半大老头,凭着一个作家的良知,历时三年,饱受艰辛,满腔热忱一头扎进了三门峡移民的百姓中间,不但真实地搜集、记录了当年大迁徙时的情景,还揭露了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官员借此鱼肉移民、大发移民财的腐败事实。无疑,此书的出版,说明了真相,戳痛了一些人的痛处,令渭南当局蒙羞难堪,这才祭起了“非法经营”的大棒。
老谢是一个“说实话的老头”,但他有点幼稚,他太相信宪法上那条“公民有出版、言论自由”的法律了,致使今天的牢狱之灾。
数千年前,有一个人在大秦帝国的土地上,挖了一个坑,烧了很多书,一下子烧出个名垂千古。21世纪的今天仍有人得其真传,步其后尘,相仿相效。最好把老谢那一万本《大迁途》也弄去烧了岂不更能免除后患,以解心头之恨。
中国法制建设本来就是举步维艰,在谢朝平“非法经营”事件上又遇到一个坎!到底是“非法经营”还是“因言获罪”,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