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禁令,更要建立长效机制
“继对涉案剧、选秀节目、涉性节目、观众参与整容类栏目发出“禁令”后,广电总局日前向全国各地方台下发了一则“整改令”,禁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而此“整改令”也是继去年“叫停”深圳卫视《超级情感对对碰》后,
“继对涉案剧、选秀节目、涉性节目、观众参与整容类栏目发出“禁令”后,广电总局日前向全国各地方台下发了一则“整改令”,禁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而此“整改令”也是继去年“叫停”深圳卫视《超级情感对对碰》后,对低俗情感类节目的又一次严打。”(12月24日来源:西安晚报)。新闻中说,“随着情感类节目日渐火爆,有观众指出某些节目为博收视率编造低俗情节,逐渐走向“感情造假”的误区。真情实感渐渐被“收视率”扭曲,一些剧组甚至聘请编剧“编”、演员“演”。一位情感类节目的制片人告诉记者:‘哪能找到那么多素材啊?现在普遍都缺线索。有时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我们不得不编造故事,然后再请些演员来演。至于节目素材,大都来自于网络论坛,再经过编导添油加醋的编撰,唯一的标准就是越曲折离奇越好。’”
应该说,广电总局的这则“整改令”发得很有必要,对净化荧屏,促进电视事业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情感应该是很私人化的,很隐秘性的东西,除了对亲人倾诉,对好友述说之外,是难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倾诉的,难以在大庭广众之中述说的。一个人的情感一旦可以面对公众述说,那么,这样的情感就很能难说还有真诚在里面,更不用说坐在电视台里,面对亿万观众,在那里就象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波澜不惊地述说着。但是,现在,如果坐在家中,打开电视机,许多频道都是一些美女主持对嘉宾情感的刨根问底,都是嘉宾的一些离奇古怪的情感倾诉。乍一听那些哀怨、凄婉的述说,曲折离奇的故事,让人不禁心生恻隐,让人感到主人公的深情。禁不住鼻尖发酸,眼角发热。但是,连看了几期之后,就让人心生厌恶,就让人感到恶心。原来这些被倾诉的情感尽管千差万别,但都是奇之又奇,比《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还要奇几十倍。这些被述说的故事尽管各有千秋,但都是玄而又玄,比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还要玄几百倍,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更有甚者,有的情感节目,还以暴露隐私为卖点,以迎合低俗为时尚,在欲遮欲盖之间行挑子逗之事,在若隐若现之间行吸引眼球之实。低俗代替了高尚,诺言取代了真诚,误导了观众,消解了崇高。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收视率,都是为了争取注意力,最终都是为了争得“孔方兄”。
记得多年以前,曾看过一个英国人写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说,一个国家如果爱情上了街,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的道德也就堕落了。如果用这句话来对应我们电视节目,就可以看到,现在,我国的爱情不仅上了街,而且还上了电视台。难怪现在的青少年对爱情都那么随便,真象列宁所说的是爱情“杯水主义”。这与荧屏上日渐火爆的情感类节目也不无关系,可以说荧屏上这种风气不刹,社会上的“杯水主义”难止。
电视台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有声像并存的优势。所以,近些年,在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得非常迅猛,除了中央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外,所有的县市都有自己的电视台,有的地方连乡镇都有自己的电视台。这么多的电视台都想拥有自己忠实的观众,都想争得市场份额,都想争夺广告客户,都想获取各自的利润。节目没有一定的吸引力是不可能抓住观众的,不可能争夺到广告客户的。所以,每个电视台都想出奇制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电视台就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就放弃了自己高贵的身段,猎奇逐艳。
记得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经说过:“收视率是万恶之源。”此话虽然有些偏颇,但却不无道理。涉案剧、选秀节目、涉性节目、都是在情感类节目收视率的指挥棒下野出笼的。所以,广电总局如果认为一纸禁令,就能净化荧屏,那未免过于天真和自信。事实证明,不改变利字当头的办台思想,不清除收视率为王的节目观念,即使禁住了涉案剧、选秀节目、涉性节目,其他的什么低俗节目说不定又会以其他形式,改头换面地出现在荧屏里。所以,广电总局在下禁令的时候,关键还是要从体制上找原因,从转变思想观念上想办法,建立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长效机制这样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按下葫芦浮取瓢的状况。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说实话的老头
下一篇:领略了新疆回族的乡土文学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