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人
我的文章《中国没有真正的教育》发出来后,大多数读者表示赞同作者的观点,可是也提出了“真正的教育是什么”、“能说说该怎么办吗”等问题,使我不得不再次敲击键盘来回应。首先,中国有没有教育呢?当然有,只是它
我的文章《中国没有真正的教育》发出来后,大多数读者表示赞同作者的观点,可是也提出了“真正的教育是什么”、“能说说该怎么办吗”等问题,使我不得不再次敲击键盘来回应。首先,中国有没有教育呢?
当然有,只是它的主流是应试教育,即以考试升学为主,力图培养的都是所谓“社会精英”。从这种情形来说,中国当代教育也可以称为“精英教育”,是有着明确功利目标的教育。正如今天早上与那位老师讨论体育问题一样,他感觉这些年我们对中小学体育的重视远不及以前,体育课的“目标性”也越来越明显了,完全就是为了达标而达标,也是需要来考试的。至于学生的体质状况,似乎还不在考核范围之内。
类似这样为考试而办的教育,或者说为“成功”而行的教育,能算是可以强健体魄、陶冶情操的教育吗?而由此所产生的问题,难道还少吗?
插一句题外话,我在评审检察机关案卷时,发现现在青少年犯罪情势严重,除了单亲等问题外,主要还是我们教书不育人,即没人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人?做了什么样的事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还有,那后果对于他或她意味着什么?另外,即便他们进了劳教所或监狱这些地方,也很难改造好、重新做人,因为当他们再次步入社会后,很容易被划归到以前的类群中去。这些人重新犯罪的机率比较大,也是社会安全环境的重要隐患。类似问题该怎么办呢?我们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答案。
第二,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吗?
这个是肯定的,特别是教育产业化之后,教育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教育事业却并非如此。虽然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问题,可实际上依然是应试教育的天下,培养出来的多为“人才”、“英才”或“精英”。
那么,怎么肯定教育是失败的呢?很简单,社会道德便是风向标,有谁不承认中国道德总体滑坡的现实?
而我们为什么要以社会道德来衡量中国教育的成败呢?这个问题也好理解,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如何培育人的事业,而人最可贵的是品质,品质说到底就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否则便与动物无异了。
那么,什么样的道德才是我们应该培养的呢?狭隘地来讲,即社会主义道德观;广义而言,人类一切良好的品德都值得宣扬,特别是真诚、善良、正直、公道等,归结起来就是“人要爱人”。
第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是终身的,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这一系列教育都在培养我们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的问题。
人之初虽无善恶,可之后便有了,这即来自我们的教育。尽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群对“善”与“恶”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但是于“爱”的基本追求是趋于一致的。总之,人是要有同情、怜悯之心,是要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爱不是虚无的,爱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自觉,在爱的情怀和哲学里,人是最值得珍惜的,是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动因。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一定会善待他人,懂得理解和包容,逃离自我中心的意识圈。
当然,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它只是人应有的品质,是教育应有的教义,而且它是鲜活而真切的。然而,爱的培育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是一点一滴地积累方能汇成大河,是需要耐心再耐心甚至不厌其烦地教诲,并且要有家长、老师或者更多成年人的垂范。
所以,在一个功利色彩浓厚的社会里,是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的,因为它难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说到底,育人其实很简单,就是放下那些累人的功利,因为人只能睡那么大的一块地方,从生到死所谓的成功就是能好好地活着,活得自在,且都有尊严。
2012年7月31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用乐观的心态照亮自己
下一篇:白嘉轩--传统文化的精魂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