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真正的经济学家

谁是中国真正的经济学家

石火光阴杂文2025-12-03 00:49:44
 政府应该做什么中国房价问题,目前的焦点是房价太高,致使民怨沸腾。政府为了表现其亲民的姿态,正想办法弹压房价,企图通过所谓的宏观调控来达成其预想的价格回归的目标。今年早期央行出手的所谓“组合拳”却显然
 政府应该做什么

中国房价问题,目前的焦点是房价太高,致使民怨沸腾。政府为了表现其亲民的姿态,正想办法弹压房价,企图通过所谓的宏观调控来达成其预想的价格回归的目标。今年早期央行出手的所谓“组合拳”却显然未收到效果。设若房市如时下的肉市一样,那么,国家的调控就是背规律而行,必然是徒劳之举。我看,政府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通过房屋销售而流入市场的资金,是如何分流的。
先简单的算算房屋的成本。这个问题,连普通百姓都能够解决,不须烦劳经济学家。举个例子,就来我所居住的这个浙中小城来说,每平米的造价大约是500多元,当然不含土地。再算算利润。现在房价是3000左右,除了政府实际取得的钱,开发商卷走了多少?他们的利润是否在合理的空间里?
如果百姓买房的钱回归了政府,这就并非太坏的事。试问,经济学家们,你们能否回答我的问题,房价中超过成本的那部分,是按照什么比例分流的?哪些人在分这块诱人的大蛋糕?
政府要做的,就是维护并限制开发商的合理利润,把多余的钱收回国库——如果不能使价格合理。

房价为何会涨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今天,这句西哲的名言已然是常识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失灵,除了反思力度不够外,还当调过头来想,涨价是不是必然的?
我们来看看,房价为何居高不下。
从百姓的呼声来看,中国的房价显然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更是不可思议。笔者举自己的家乡江西抚州的例子。抚州的平均房价目前是2300左右,要购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加上装修,总在26万左右吧。而抚州官方网站说2006年职工年平均收入是8000多元。一个三口之家,除去吃饭,他们能有多少节余?就算一万吧——其实怎么可能呢,那么,一套房子要多少年才能买得起?差不多要到退休,其实,到退休都难,因为这里面还有孩子读书的费用要积累。也就是说,以目前的房价VS目前的收入,那就是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问题怪就怪在,如果百姓真买不起房子,那你房价不跌才有鬼呢;可是,房子还是买出去了,价格还是稳住了。
简单说,无非两个原因。
其一,是客观的物质条件。无论如何,买房子是不可以赊欠的。钱,是他们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那么,百姓手中有这么多钱吗?当然没有。那么钱自何而来呢?当然是银行。而房贷对于银行而言,又几乎可以说是最无风险的投资了,你的房产证在我手中,还怕你跑了不成。可以说,那些住在漂亮的商品房的人,有太多的人,身上压着巨额的债务。
其二,是主观的购房心理。现在说来,购房者其实有两种动机。一种是投资,一种是住房。而在后者中,也不乏投机者,相当多的人,并不需要房子住,只不过,怕涨价,或者盼涨价,这样买进来,先住着,将来如何变,怎样都不吃亏。
如果有资本进行炒房,倒也不值得一说,这些投资者竟然也还是通过贷款来进行博弈的。在这些消费者——当然同时也是投资者心中,他们现在已经陷进去了,自然希望房价涨起来。
最应该说的是购房为住的这类人。这个群体中,有城里的居民,这些人为了生存,无论如何也要购房,而且,他们多数来自农村,有父母的家庭作为老本,结婚成家,是一定要买房子的。这些其实还不足道。真正要关注的是大量的非城市居民,他们涌进城区购房。
可以说,乡下人进城购房,是房价——至少是内地中小城市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这些人,抱着打造家业的动机进城购房。其实,他们根本无须在城里购房,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便利;他们之中,一些人不过还在家种地,或者在城里做些生意,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外出打工的,赚了些钱,而且在外地也发展得比较好,所以,想在城里置业。当然,还有更多的一部分,是乡镇中的公职人员,乡镇干部(公务员)、医生、老师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吃工资饭的人。
这些人——农民与乡镇公职人员的涌进,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导致房价上涨或者至少维持着上涨的房价。
这个群体,为何要进城购房呢?这里面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农民进城,固然有深层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原因。毛泽东时代一直存在的城乡差异,至今依然存在,乡下人似乎有点天然的自卑情结,他们梦寐以求要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孩子少了,经济上也差不多有实力,因而,他们尽管面对着太多的不实惠,也还是想进城。从价值观来说,中国人一生,除了结婚之外,最重要的事就是造房。可以说,拥有一幢房子,是卑微的一生中最能够展示自己价值的事。而且,从融资——借钱——的角度说,这个理由是最好的,什么亲朋都不好拒绝。时代在变化,虽然农民们非常清楚,在城里购置一套房子,在乡下可以建几倍的面积,但做一个城里的欲望,让大多数乡下人感觉,在城里购房所获得的价值认同感,是非乡下造一幢别墅所可媲美的。就算再再退一步,城里房子无论如何,也是一种资产,不像乡下的房子,很容易变成不值钱的古董。
上面说的是农民们购房主观的心态。
第二种人,乡镇公职人员为何要城里购房?除了价值追求外,还有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乡镇一级的单位,对职工的住房问题,根本没有任何关注。早期还不错,后来竟然是绝对的无人过问了。笔者在江西的原单位——一所中学,老师的住房20多年都没有变化。其他单位一样,这样的环境,叫他们如何安生?许多的乡镇单位是日渐萧条,公共设施建设也极不像样。其二,乡镇单位的管理废弛,他们可以早出晚归,完全像农民种地一样。这样,也就方便了他们在城里安家。
客观的说,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落后,交通、水、宽带、邮电通信、购物市场的缺失与滞后等,都是迫使乡下人进城的最基本的原因。

为什么不这样计划

如果我有30万元,我想,我的朋友一定要劝我在城里购房。我曾与一个在深圳的表弟讨论过这个问题,我的观点自然是,我要把房子造在农村。结果这个年纪比我小得多的表弟说我没有眼光,简直是农民意识。是的,我曾有过太多的疑惑,的确不知道要在城里购房,还是乡下建房。今天我终于非常了然的想通了。我会把房子造在乡下。
诸位已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