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与“常人”

“智者”与“常人”

错辅杂文2025-05-16 03:30:54
为人难,难在认识能力不足,以及认识角度有别。前者使人抓不住要点,后者使人难以沟通,把人分为善于动脑筋者和不善于动脑筋者两类的话,他们处理同样问题,面对同样处境,选择是不同的。比如:森里里遇到熊,不动脑
为人难,难在认识能力不足,以及认识角度有别。前者使人抓不住要点,后者使人难以沟通,把人分为善于动脑筋者和不善于动脑筋者两类的话,他们处理同样问题,面对同样处境,选择是不同的。比如:森里里遇到熊,不动脑筋者想的常常是以力取胜,舍身留英勇之名,杀生成好汉之传。动脑筋者想的可能是躺地上装死。虽然不一定皆然,但思维趋势大体不离。假设此二人都活了下来,通过长期的观察,我们能发现,他们的口碑何其不同。善于动脑筋者不仅混得不错,而且极有可能混得更不错,不善于动脑筋者混得一般,而且极有可能继续一般,前者是智者(或自誉为智者),后者是常人(或自命为常人)。
如果面对的不是动物,而是人或社会呢?智者与常人的观点又是形同天壤。
智者对属于自己的事情总是判断力很强,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哪怕他谎话连天也不改口吻。对于周围环境里的事情,他们的观点看似很中庸,常喜欢引用他人判断,以自己的遭遇和经验作证据,他们是典型的自利主义者,却容易让人觉得可信。常人的反应正好相反,遇到自己的事情就犹豫狐疑,缺乏判断,没有主意,遇到他人的事情,则喜欢宣布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或者是一棒子打死,或者是一口气想吹活一头死牛,并且拿别人的遭遇和“想法”来证明自己的正确。前者是借别人的判断判断,后者是借自己的判断判断别人。
对于大家的意见,他们的表现也不一样。智者在一群陌生人中表现很谨慎,常人在一群人中则观点忽明忽暗,不惜代价地努力参与辩论。
智者学习能力很强,应变能力也强,应变能力强就“变”的能力也不弱,常人喜欢带着娘胎里就有的观点看待问题,也容易养成“我看破啦”、“早料定该如此”的强调。所以他们往往有社会等级差异。以一个公司为例,判断权属于上级,他们对下级工作要么是表扬,要么是提醒、警告,和批评,三者是逐级发展的。
表扬是由集体观点所导致的,提醒等则是由上级自我观点导致的。两者都是“取轻放重”,比如:上级派某人在一群人面前说:今天要检查了。这话听起来很“轻”,里面有三个意思:第一,上班不认真者的警告;第二,其他人的提醒;第三,自己把事情想得很重。这时候,绝对不要我行我素,一定要收敛起来,有一个原则要坚持,如果你想继续待下去,在下一次表扬到来前不要犯错。也就是表扬要比警告至少多一次。
但是,智者也有其弱点,常人也有其强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常人常常得到他“能”得到的,智者常常得到他不“想”得到的。智者坐的虽然高但是风险大,他们常常和小偷、乞丐坐一块吃饭。常人坐的虽然低但是风险小,但是他们常常和“明日之秀”攀谈。
真正的“智者”不是上面提到的“智者”,真正的“常人”也不是上面提到的“常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