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坛趣闻之二·赵构鉴赏《洞仙歌》
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他文采过人,不仅会作词大善于鉴赏词。据记载,绍兴年间,江苏吴江桥的桥身上,忽然惊现一首词《洞仙歌》:“飞梁压水,虹影澄清
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他文采过人,不仅会作词大善于鉴赏词。据记载,绍兴年间,江苏吴江桥的桥身上,忽然惊现一首词《洞仙歌》:“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叹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雨中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词意激愤归隐、豪迈高旷,书法飘渺纵横、潇洒飞舞,一时被百姓传为是神仙吕洞宾所作。赵构得知后,稍微读了几遍这首《洞仙歌》后,不屑地说道:“这哪是什么神仙吕洞宾的作品,分明是一位福州秀才所作。”并进一步解释说:“从韵律来看,这首词上片用韵‘晓’、‘草’、‘老’,下片用‘帽’、‘过’、‘锁’、‘扫’作韵,‘过’、‘锁’是福州口音。”后来据考证,这首词确实是福建进士林外所作。林外由于仕途不顺,在激愤郁闷之余,想要搞点惊世骇俗的“壮举”,在一个风高月黑之夜,他乘坐一艘大船,站在船中的高台上,对着桥身奋力疾书,故意留下了这首词。高宗赵构通过韵律考察此词并非神仙所作,且指出了作者是福州的,这充分说明了赵构对于词具有高超的鉴赏能力。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说者无意
下一篇:桃花源,又一个失落的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