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又如何》,再说爱
第一次读女作家张欣的小说《爱又如何》,文章没有华丽的字句和缠绵悱恻的描写,完完全全生活化的语言,写的是平平常常饮食男女的故事。这样的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也许自己是女性,又爱文字的缘故,对
第一次读女作家张欣的小说《爱又如何》,文章没有华丽的字句和缠绵悱恻的描写,完完全全生活化的语言,写的是平平常常饮食男女的故事。这样的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也许自己是女性,又爱文字的缘故,对于女作家反映情感生活的作品更多了几分关注。也可能是中年人的心境,对生活对情感有了更多冷眼旁观的意味,在这种平民化、琐碎而又平淡的细微生活的描写中,能敏感捕捉到细腻的、不易让人察觉的感动。
题目中一个“又”字,充满了辛酸和无奈,如温暖的山花浪漫时节涌起一股逼人的寒流,暖与冷,爱与恨,渴望与失望,完美与毁灭,是不是小说或者说是爱情的主旋律?
许多的场景似曾熟悉,似曾发生且感动过。如孩子高烧那一段写到两人的心焦,如两人激烈的争吵中,对所爱的人冷漠的心态。“她被自己的冷漠吓了一跳,眼前的这个男人,她是曾经准备为他粉身碎骨、肝肠寸断的,结果怎么样?不但他对她的爱走了样,她也能在他的鲜血和疼痛面前拂袖而去。爱又如何?”写得如此真实而又血淋淋。
作家用敏感的笔记录了一点一滴心灵的悸动。而普通的人,往往忽略了感情的宣泄,或因缺少了文字与口头表达的能力,让许许多多原本深刻的酸甜苦辣在舌尖轻轻地慰贴,在心里淡淡地回味之后,抛弃在了风里。其实,那是美丽的花瓣,是该盛开在心里的。
小说是将诸多人的矛盾痛苦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从而达到激化矛盾、制造故事高潮的艺术形式。如果让每位读者都在故事里找到一丝自己的影子,那么,小说便写成功了。可我们的生活呢?我们不渴望复杂,如果复杂代表生动;也不渴望激烈,如果激烈代表爱;更不渴望破碎与毁灭,如果它们代表触目惊心,甚至是永恒。我喜欢简单,喜欢平和,喜欢自然,喜欢在烈日狂风或冰天雪地下从从容容,坦然自若地微笑。如果这样的生活并没有爱的影子,那又何妨!爱的最高境界不也如此吗?!如果这样的生活里有爱陪伴,那么,就让我俯首谢谢上苍恩赐的格外礼物,让我们的生活更臻完美,让我们琐碎不值一提的日子变得温情浪漫,让我们沉重的脚步也变得轻盈,让生活的种种磨难,只是为了——丰富爱的内涵。
坚强如爱宛这样的女人,一个精明、强悍的企业家,能洞悉商场的形形色色,却找不到爱的方向。也许是从小不幸的遭遇成就了她的自立自强,也让她的情感如一叶扁舟始终漂泊找不到岸。她的眼睛太尖利,洞穿了爱情的阴暗与残缺;她的心太高傲,宁愿独身而不愿向无爱的婚姻妥协;她的爱太纯粹太虚无太飘渺,只愿将爱情(或许那不是她想要的爱)的花开在心里而害怕它在繁琐无聊的世事里凋谢,她在缺少爱的环境里成长,渴望爱害怕爱而盲目地爱。
然而,作者即便是无奈或伤感地说着“爱又如何”时,也没有否定了爱的温馨美好。“有天晚上可馨去参加朋友的派对很晚返家,刚下出租车就看见沈伟在他们的宿舍楼前焦急地跑步,见到她也是凶巴巴地说,你看看几点了?又不打个电话,我真怕你出什么事情!可馨记得自己当时很感动,跟在沈伟后面回家,上楼梯时,突然在黑暗中抱住沈伟,把脸贴在他的后背上,以感谢他对自己的牵挂。沈伟没有作声,两个人就这样相拥着回家去。”谁能说,这不是爱?爱又如何?爱能如何?细微的行为平凡的爱让人温暖让生活的意义不再等于盲目地生存。
无论生活的琐碎有多么烦恼,生活的负担有多么重,无论爱情在琐碎的生活中怎样如珍珠被磨砺成无光彩的粗糙的砂子,总有温馨和感动,总有甜蜜和幸福。也许这是爱情的真实含义。爱不在虚无中,爱是一个被反复磨练,被层层褪去外壳而更加璀璨、在痛苦的洗礼中颤颤微微迎接深刻久远的快乐的过程。
梦里不知身是客。谁在大喜大悲的爱情之后,真正地把握了自己的脉搏,了解了自己所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