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妈妈

民工妈妈

向隅之感散文2025-08-04 15:31:07
在这座城市里,我看到无数的农民工,夜以继日地用他们的辛苦劳动,一点点地把城市的高楼越建越高。在这座城市里,我看到无数的打工族,朝九晚五地忙碌工作,只为了能早日买上属于他们的房子。在这座城市里,我看到许
在这座城市里,我看到无数的农民工,夜以继日地用他们的辛苦劳动,一点点地把城市的高楼越建越高。
在这座城市里,我看到无数的打工族,朝九晚五地忙碌工作,只为了能早日买上属于他们的房子。
在这座城市里,我看到许许多多的城中村,一个个都变成废墟,然后不到一年,就变成了高楼大厦。
在这座城市里,我看到,开发商们的腰包鼓鼓的,而买上房子的人,每个月一到房贷还款日,就像末日来临一样。
在这座城市里,我看到农民工每年年底为了讨回他们的血汗钱,上吊、跳楼、自杀、自残、哭天喊地,最后,有的人幸运的领到拖欠很久的工资,有的人却只能无奈地让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曾经,我不是农民工。现在,我是农民工的女儿。我的妈妈就在工地上班。曾经,农民工对我来说,是一群戴着头盔,全身穿着脏衣服,住着帐篷或者是铁板房的一群人。现在,他们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亲切,不仅因为我妈妈是民工,还因为我认识的朋友里,他们有的也是农民工。农民工就是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兄弟姐妹。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很多家境不好的年轻人,总是避开谈自己的父母,只是因为自己的父母是农民工,说出来就觉得父母丢了自己的面子。就好像自己本来装着很体面的“富人”,突然一下子被人揭穿了穷人的真面目一样尴尬。我想,有这样心理想法的人,一定是心智还没“长全”或者虚荣心在作怪的人。
在这座城市里,人们用肉眼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的、浅薄的、无瑕疵的、完美的。人们不在乎过程,无论这个过程有多么艰难和辛苦。城市的发展、建设离不开农民工,城市的文明、进步少不了农民工。农民工为城市所做出的贡献,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比不上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医生、军人、教师等,但他们的付出绝对不比他们差,甚至要更胜一筹。农民工是人们遗忘在社会角落里的一群人,他们就像一群蚂蚁,每天不停地忙忙碌碌,不知疲倦。
今年五月底,我回西安去看妈妈。妈妈在一个工地上班,妈妈每天的工作就是开电梯。妈妈在这个工地上班已经一年多了,她去年年底是在另一个工地上班,也是给工地开电梯。这份工作看起来很容易简单。但是也挺辛苦,而且也存在安全隐患。
妈妈老了,头上的白头发虽然用黑色染发剂染过,却依然掩盖不了新长出来的白头发。眼角的鱼尾纹更深了,人也又黑又瘦。她的肠胃一直不好,治肠胃的药这几年就没断过。妈妈告诉说我现在的这个工地不让做饭,只能去外面买吃的,在外面吃一顿饭至少要四五块钱,有时她为了省钱,就买一块钱的馒头、一块钱的咸菜和一块钱的米粥吃。可吃的时间长了就反胃,所以有时就会买点别的吃。妈妈说工地上其实也有饭,但都得掏钱买。一顿最少也得七八块,太贵了……我听着听着特别想哭,但我强忍住眼眶里的眼泪,我真想抽自己耳光,都已经是成年人了,都有能力养活自己了,却没有能力让妈妈安安稳稳的吃个好饭…….
妈妈还告诉我他们的生活费,工头每月只给三百元,如果不够可以预支,但就算预支,也不会超过两百块。我问妈妈,那年底,一定会结清工钱吗?妈妈说,会。这个包工头还是去年工地的包工头,很讲信用的。人也很好,对他们很客气,他们提出的要求,只要问题不大,包工头一定能办到。妈妈还说,他们的包工头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工地上买水泥、沙子、钢筋、砖块的钱经常不够,所以工程总是每个多半个月,停工三四天,等筹来钱了又继续开工。
晚上,我和妈妈睡在他们工地给分的一个用砖块盖的小平房里,里面有四张床,都是上下铺。妈妈住的是靠里面的下铺,其余三张床都空着。里床上铺放着妈妈换洗的衣服。床底下放满了长条钢筋。房间里有两张破旧的桌子,两个脸盆,一个塑料桶,一个暖壶,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睡到半夜,我被嗡嗡嗡的东西吵醒,打开灯一看,墙上爬着七八只蚊子,妈妈身上还爬着一只。我轻轻的把妈妈身上的那只蚊子拍死,强忍住泪,起身拿出中午买好的蚊香点上,又打开花露水,给熟睡中的妈妈的胳膊和额头摸上。当我再次躺在妈妈身边,我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了。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年轻的样子,她那么漂亮,大大的眼睛,皮肤很白,经常梳着两个粗长的麻花辫。笑的时候,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可是现在呢?她已经很多年不留长发了,在一天天的辛劳中与思念里,不知不觉皱纹爬上了脸,牙齿也因为有牙病没有及时去看,门牙已经掉了两颗,食牙也掉了五颗。刚刚五十岁的她,和同龄人站在一起,明显老了十岁。
和妈妈住的那两个晚上,我一直都没有睡好。一个是责备自己的无能,反思自己这么多年的打拼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两地相隔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团聚在一起生活?漂泊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另一个是真的睡不着,那些蚊子真的是太“猖狂”了,一晚上嗡嗡嗡的“噪音”就没停下过。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