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竹筒饭

湘西竹筒饭

指趋散文2025-12-15 22:02:03
客居沅陵官庄有两年多时间了。在山水相间,风景宜人的辰州金典现代城小区里,居住着八百多户矿区的员工,老伴参与了小区里组织的一些文艺活动,结识和熟悉了更多的朋友。上周未,小区里好友相邀,两个车,老老少少十
客居沅陵官庄有两年多时间了。在山水相间,风景宜人的辰州金典现代城小区里,居住着八百多户矿区的员工,老伴参与了小区里组织的一些文艺活动,结识和熟悉了更多的朋友。
上周未,小区里好友相邀,两个车,老老少少十三个人,相约到山里野炊去,欣赏湘西大山风情,品味湘西山水韵味,还有那诱人的湘西竹筒饭。
时值深秋,湘西大山中的风景还是那样的迷人,昨夜一场小雨,让群山更加秀美、空气更加清新。汽车在大山中行驶着,过辰龙关、牌楼边、高华山等地,这些在历史上曾有过好多典故的地名,封存在悠悠大山里,期待后人解读。
今天野炊目的地,桃源县太平铺乡小桃源村。
小桃源村与沅陵官庄牌楼边村相邻,这里山青水秀,四周群山将山村紧紧拥抱,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深秋的田野有些苍凉,荒芜恬静之中却也浸透出几分诗意,袅袅升起的炊烟,鸡啼鸟鸣不绝于耳,带给人们的更多是一种心旷神怡、超然脱俗的感觉!村民的房屋仍以木板房居多,还有几栋老式吊脚楼,羞答答地依偎在群山的角落里,给人以太多遐思。同行的邹志龙先生感慨道,假若当年陶渊明先生到过这里,《桃花源记》可能会是另一个版本。
汽车行至这里,已是乡村公路的尽头。我们一群人的到来,让幽静的山村嗅到了生人的气息,小山村里刹时充满了欢笑。
沿溪上行,途经农舍,秋收后的农家很是殷实,红薯、南瓜、东瓜等随意堆放在阶沿边、堂屋里,同行的堂客们要买点红薯去烧烤,村民说,不用买,尽管拿。
行走在泥泞的田埂上,路边杂草荆刺沾着雨水,将裤脚打湿,脚下的脚印深深浅浅,一路相随,似乎所有的生命,都孕育于这淡淡的颜色之中。
在大山的转角处,走在前面侦察地形的徐国凡先生向我们招手,地址就选在这里了。
这是一个峡谷的进口,清澈见底的小溪,在郁郁葱葱的大山中,不知疲倦的流淌着,是那样的自然欢欣。
野炊地点有点小,十多个人的到来,显得有些局促拥挤。
没有分工,也没有指派,男人们负责砍竹子、捡柴火、砌石头灶,堂客们负责淘米洗菜。
煮竹筒饭最基本的用具——竹子。千里湘西一是盛产大山;二是盛产竹子,青翠欲滳的竹子在山里随手砍来。
竹筒饭的制作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第一次参加煮竹筒饭的活动,到也感觉新鲜和好奇。
首先将竹子每三个竹节截为一个竹简,每个竹节之间锯开一个口子,口子上的竹块凿开,留下做封口。
竹筒洗净,将淘好的大米灌入竹筒,加入适量的水,在开口处垫上白纸,盖上封口,此为第二道工序。
第三道工序是烧制,烧制的工艺相对复杂些,重点是控制好火候,火力太猛会将竹筒烧穿,火力不够又煮不熟竹子中的米饭,老邹负责烧火,火苗在石头堆砌的灶膛里呼呼作响,偶尔还有石块烧炸后发出噼辟啪啪的声响,堂客们笑称老邹将来一定是个称职的烧火佬。
峡谷里风无定形,忽而向山里吹来,忽而又向山外飘去,灶膛里的浓烟随风飘荡,几个煮饭的堂客一边跳跃着躲着浓烟,一边口中念叨着:烟子烟,莫烟我,薰到对门老黄狗。竹筒在不断的翻动中,早已烧得焦黑,封口上的白纸不见了,阵阵饭香从竹筒封口处飘出。
在欢声笑语中,竹筒饭已经烧好,能干的堂客们将几个火锅也已做好,三个火锅里分别炖着鸡肉、蚌壳肉、鸭子肉。塑料布铺就在小溪边的河滩上,上面摆满各家带来的各式干菜,有干笋子、酸豆角、榨辣子、霉豆腐、麻辣藕等,仔细数来,有13个品种之多,到也琳瑯满目,给人食欲大开。
开餐前,霏霏细雨也赶来凑热闹,仿佛也要加入我们的会餐。丝丝雨点并未影响我们品赏竹筒饭的热情,李建军用柴刀劈开烧焦的竹筒,飘着竹子清香的竹筒饭扑鼻而来,含一口在嘴里,沁人心脾。竹筒饭真的好香,新鲜竹子的清香,还有竹筒內的那一层竹膜,一齐融化在了米饭中。置身于大山峡谷间的竹海林中,鸟啼,虫鸣,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几片老叶儿如落英般在空中飘舞……
端着喷香的竹筒饭,怀着浓浓的野炊雅兴,举着手中相机,在峡谷山间寻觅,寻觅,再寻觅,放下那份凝重的心情,把朋友们欢笑的倩影融入照相机的镜头,作为永恒的纪念。
原本很有情趣的野炊,那不间断的细雨,却不断地浇打着热情的我们,敌不过润雨细无声的催促,带着些许遗憾、怀揣着更多的无奈,不得已撤兵回营。
好几天过去了,回想起在湘西大山细雨中的那次野炊,给人以太多的回味和开心。在大山里,我们尽情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纵情于山水之间、倾听大自然心声、捕捉山野情趣。那山,那水,那树,那村,一幕幕展现在眼前的是最原始的生态,是没有经过一丁点人为加工的自然界的风景。在清新冬天即将来临之际,撷一片落叶,捧一泓清泉,在风景如画的湘西山水间,尽情地品赏那喷香喷香的湘西竹筒饭,真的别有一番生活情调。
雅兴未尽的堂客们又在相邀,适当的时候,找个好天气,再组织一次煮竹筒饭的野炊,因为那竹筒饭味道实在太香太美太诱人,给人留下太多的回味和依恋。
舌尖上的竹筒饭,真香!
2012年11月9日写于湖南沅陵官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