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印象
11月在忙碌和平静中过去了,弹指之间,时间已是12月初旬。此时的天津,天气愈发显得寒冷起来。每到黄昏,北风总是肆意地卷裹着灰尘和各种汽车的尾气,凌厉的掠过城市中敞开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张冰凉的脸。仔细算
11月在忙碌和平静中过去了,弹指之间,时间已是12月初旬。此时的天津,天气愈发显得寒冷起来。每到黄昏,北风总是肆意地卷裹着灰尘和各种汽车的尾气,凌厉的掠过城市中敞开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张冰凉的脸。仔细算来,在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了将近两个月,也陆陆续续走了一些地方,那些随着车流不停变幻的风景快速地从我放大的瞳孔中掠过,进而纷纷破碎散落在记忆的表层,始终无法凝聚成形。于是我的笔长时间的沉默着,如一只在冬日阳光里昏昏欲睡的某种生物。事实上,我总觉得应该为它写下点什么,却又不知该为它写下什么。也许,是因为它没有上海炫目张扬的气派,没有北京博大精深的辉煌,没有杭州灵秀静美的气质,它只是如一位貌不惊人的女子,默默的站立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不紧不慢的追随着时代的脚步。你不屑也好,感慨流连也罢,都不曾改变它从容不迫的脚步。
天津和北方的很多城市并无多大的区别,大同小异的建筑格局,浑浊不清的色调,给人以一种灰色式的内敛。也许是冬天的缘故,大部分街道都略显清冷,鲜见杂堆的人群。光秃秃的树枝沉默地夹杂在或高或矮的楼群中,抑或是安然伫立在街道两旁,一种因季节而显得分外倔强的姿势。长龙般绵延不绝的汽车似乎总在慢条斯理的走着,没有大都市的快节奏所带来的逼仄感。沿途不时可见冒着白色烟雾的烟囱,提醒着你这是一座繁忙中的工业城市。我总喜欢从车窗里注视着路边那些成片荒芜的枯草,那些深浅不一的灰黄色调让我深深为之迷恋,甚至不时萌发出在其间来回奔跑的古怪的念头。
如果一定要我更加详细的描述天津,也许很多时候,我只能是默然以对。我其实是不想再让自己肤浅的语言潦草或是片面的勾勒一座城市的风貌。尽管我曾流连于意大利风情街浪漫的小资情调,感慨于英法租界的沧桑和变迁,沉浸在石家大院过往的奢华和悲欢,迷失于滨江道的温暖喧嚣的烟火气息,我仍然看不清这座城市纷繁交错的地理脉络,触摸不到它真实的人文痕迹,感受不到它独特的精神气质。我仿佛只是一位徘徊在它边缘线上的旅客,找不到通往它心脏的路途。在我的记忆里,它依然如一帧模糊不清的影像,丝毫不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变得清晰可辨。这让我多少有些惶恐。然转念一想,即便将它的一切牢牢的刻在脑海里了又如何,清晰的了解带来满足的同时,也许还会落下无法愈合的失望。与其如此,不如安心的享受雾里看花的朦胧之美。
于是当我再次从车窗里凝望着远方那些如长梯般伸向浩浩长空的楼群时;当我小心翼翼的走在每一寸被历史的伤痛所覆盖过的地方时;当我把目光投在那些不屈的,顽强地夹杂在摩天大楼中间而显得格外寒碜的瓦房上时;当我和那些在北风中为生活奔忙的人们擦肩而过时,我的眼睛不再焦灼和渴望,而是开始变得平静而温和起来,并慢慢地朝这座城市最朴素最平实的生活靠近。我知道,那里才是这座城市最温暖真实的所在,也是它得以延续的根。
曾经有网友问我,你认为城市的具体概念是什么?我记得当时自己敲下了这样的几行文字:城市是一根冰冷脆弱的水泥柱,一帧被历史反复冲洗的胶片,一座衍生孤独的城堡,一场美丽虚幻的海市蜃楼,一缕缥缈无根的烟火,一个无法填满的黑洞……数以万计的人,正怀着各式各样的梦不顾一切地朝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奔去,然转身一看,身后却是空空如也,早已没有回头之路。这才发现,脱离了土地的城市,本质上只是一片没有生命力的钢筋水泥丛……文字中所阐述的城市概念是极具模糊色彩的,但却代表了我对城市的若干思索。我一直认为城市是有宿命的,不断建立起更多更气派的钢筋水泥丛就是它无法选择的宿命,否则它就不是传统意义上城市了。一座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稍不留心,其个性及文化品格就很容易缺失。我想,天津作为这庞大的城市群体中的一员,发展中的它一定有过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挣扎和变迁。也许它曾尝试过冲破过工业时代的滚滚乌云,力图挣脱过那些灰色的工厂的重重藩篱;也许它曾诅咒过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病,曾温情脉脉的缅怀过土地和森林的芬芳,但它无法抛弃那些数以万计的惊恐不安的眼睛和焦渴饥饿的嘴巴。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哀,也是时代发展所付出的沉痛的代价。
再过十几天,我就要飞离天津,回到南方那座绿意盎然的滨海小城。只是不知那时的我,遥望北方的天空时,会不会对这座城市产生情感上的交集,心中会不会萌发更多的遗憾和感慨?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