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共和国同龄
1949年10月1日我出生在东北农村的一个茅草屋里,这一天也正是共和国的生日,所以妈妈给我取名“国庆”。我九岁那年,挎着妈妈用破棉布一针一线缝制的书包,第一次迈进书声朗朗的教室。用笨拙的笔在粗糙的纸上
1949年10月1日我出生在东北农村的一个茅草屋里,这一天也正是共和国的生日,所以妈妈给我取名“国庆”。我九岁那年,挎着妈妈用破棉布一针一线缝制的书包,第一次迈进书声朗朗的教室。用笨拙的笔在粗糙的纸上学会了写中国、农民、爸爸……学会了唱《东方红》。从此家—学校,学校—家……我一路蹦蹦跳跳地唱着《东方红》,给自己童年生活的途中印染上了许许多多的欢乐。
这是一个东北黑龙江很普通的村庄,40多户人家,百十多口人,家家茅草屋、煤油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老黄牛、弯钩犁的农耕生活。每逢秋天,那一嘟噜一嘟噜的苞米棒子、谷穗子、尖辣椒…挂在茅草屋的屋檐下,有的茅草屋很矮小,如同负重的农民被压得歪歪扭扭的。在上学、回家的路上我经常看到:几个和我年龄相仿却光着腚的孩子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学校里的孩子几乎个个都穿着补丁摞着补丁的衣服。
转眼已经60年,国家的改革开放,使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后,村子里几乎家家配备了四轮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等农机具,真正实现了种田机械化。国家不但减免了农业税而且农民种田还有补贴,我们农民日子越来越红火,人也越来越精神!
我早已做了爷爷,也从农民这个职业上“退休”了,享受着国家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民养老保险。
虽然我依旧住在农村,可我们农村的住宅早已经砖瓦化了,还盖了几栋楼房。如今,连一所茅草屋的“古迹”也没有留下。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电脑、电话…也纷纷走进寻常农家。我家老宅的地方已经是一所教室宽敞明亮的学校,而且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电脑,老师也都是大专毕业生。
人老了,未免有一种特别而强烈的怀旧感。每天早晨,我都要去村里的学校看看。一个我在里面生活几十年的茅草屋从这里消失了。每次来到这里听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辛勤劳苦的爸爸和含辛茹苦的妈妈,如果他们能活到现在该多好!如果现在我还是童年,在这所学校读书该多快乐、幸福!叮呤呤……学校的铃声响了。孩子们从各自教室跑出来,涌向操场迅速地列好队伍。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随着庄严的国歌声缓缓升起……这时,在我心里又唱起了那首唱了无数遍的《东方红》。
这个场面是我最爱看到的,所以我养成每场必看的习惯。从学校开学一直到放假的每场升国旗仪式,我都会准时的在学校大门外向里面张望,凝视着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今年,我村已经安装了自来水。村民别提多高兴了!
记得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几天几夜的鹅毛大雪飘飘洒洒……天晴了,我家的茅草屋早已被大雪遮盖得严严实实!爸爸只好将板门费了好大力气连挤带推地开了一点点缝儿,用铁锹将雪一点点倒进屋内,才开开那扇破旧的板门……整整折腾了一上午才打开那扇破旧的板门……全家人才得以从“雪堡”里出来。
出去一看:家家都在挖雪,简直就像军队战士再挖深深的战壕,从自家的门前一直挖通到村路,邻居之间又互相挖通。就这样整个村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战壕网”。
等我们全家挖雪结束时,已经饥肠辘辘了。妈妈只好用水缸仅有点儿水,做苞米面糊糊来填饱肚子了;因为村里唯一的一口水井也被大雪遮盖得严严实实。可是锅灶又不好烧了,大雪堵住了烟囱。屋子浓烟弥漫,炝得我们直流泪、咳嗽往外跑……
我家的二层楼,今年一开春就打好了基础,国庆节前就能完工。我打算国庆节那天搬进新楼,那时请全村好好地庆贺祖国的60华诞和我的60大寿。
60年,我和祖国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为我们能有这样繁荣而昌盛的国家而感到自豪!我向全世界呐喊:我是中国农民!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青春失放
下一篇:思念,是一种淡淡的味道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