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湿清明

雨湿清明

程朱理学散文2025-12-05 22:00:42
三月未央,雨湿清明,那座独木桥上,心碎的人儿不知要去向何方。满山落红成冢,是谁家坟上的招魂幡在随风轻叹着化蝶比翼。雨丝编织着清明的哀愁,阴霾而恍惚的时节里,掺杂着多少淡淡的忧愁和浅浅的幽思!伫立在阶前
三月未央,雨湿清明,那座独木桥上,心碎的人儿不知要去向何方。满山落红成冢,是谁家坟上的招魂幡在随风轻叹着化蝶比翼。雨丝编织着清明的哀愁,阴霾而恍惚的时节里,掺杂着多少淡淡的忧愁和浅浅的幽思!伫立在阶前,放眼望去,远山含黛,一池春水漫过堤坝,多少心事都随之溢出。河边依依杨柳碧绿似海,暮春一片草木青翠,人间芳菲渐成残红,不堪入画。在哪参差十万松柏之中,有多少灵魂在薄薄的雨雾之中安息,不忍去惊扰。是那蛙鸣聒耳,燕子低飞,让你在细雨如愁中感伤着故人的离去。
这样的毛毛细雨,落在那束杜鹃花儿的脸庞,化成一滴滴冰凉的泪水,不知为谁而泣。漫漫雾浓,模糊了扫墓人的视线,但闻爆竹声声在呼唤着那已远去的背影。翩翩燃烧着的张张纸钱和幽幽飘向空中的缕缕青烟,以及那虔诚的叩拜,这是怎么样的情愫啊!你如何能够排解心中的哀思。想要说些什么给你听呢?生者与逝者之间的对话,一切都是那么苍白而无力。就让那醇香的烈酒升起滚烫的体温,烘干你已经潮湿的情绪,在这一刻,回忆穿越了时光隧道,在下雨的清明年年与你相见。
来到清明,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训,提醒了还在忙碌的众生:祭之以丰,不如养之以厚!善待眼前的一切,不要在清明这一天留有遗憾。那怕在这一天为故人墓上插一株柳条,洒一壶酒,写上一篇祭文,亦能表达对逝者的感念和祭奠。
清明不是节,清明是一份思念!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