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囧更健康……

囧囧更健康……

赈救散文2025-09-18 18:38:42
在中秋与国庆的空档期,回家了一趟,三天马不停蹄在江浙沪来回的跑。由于长时间的不锻炼,再加上突然的降温,到了正真的假期,只能躺在家不停的擦某种黄色粘稠的液体……从苏州出发,途径上海,一路盘查的很多次,没
在中秋与国庆的空档期,回家了一趟,三天马不停蹄在江浙沪来回的跑。由于长时间的不锻炼,再加上突然的降温,到了正真的假期,只能躺在家不停的擦某种黄色粘稠的液体……
从苏州出发,途径上海,一路盘查的很多次,没让姐睡个好觉,姐很是疲倦。所谓的杭州湾大桥已经看过不下十次了,所以一路基本都是闭着双目的,当然闭目的另一个原因是在瞄了一眼身旁的旅客后,毅然决然的闭上了。一路很是顺风,要是没有某个旅客将臭豆腐打包上来就更好了。
回家,高楼变成群山了,所以我喜欢对别人说:我住在山沟沟里……可是据我那个在合肥读书的同桌说:你不去安徽体会一下,不然你的心气太高,不知道什么叫富裕的地方。既然她这样说了,我就暂且为自己家乡的“富饶”感到骄傲吧。
到家最郁闷的一点就是凡之前见过我,视力还行的人,都好不婉转的惊叹:这么胖了?虽然,姐承认这是事实,但姐希望你们说的是:咦,好像比以前胖了啊?可是,“乡下人”就是这么“实在”啊。
时代毕竟是在发展的,我不知道现在连学校都要刷卡进校门了,当然,目前姐只碰到幼儿园是这样的情况。大半年没有见到小侄女,这个四岁的小女孩在我记忆里就是矮矮胖胖,黑黑壮壮,不长头发的样子。去接她之前,我妈一再骄傲的说:她现在已经很白了……可是在孩子群中她依旧黑的出众,关键,我再也找不到比她头发还少的小女孩了,所以很好认。可对于在玩橡皮泥的她来说,我的变换似乎有点大,呆呆的看着我,也许在辨认她眼前这个人是谁。但当我拉着她的小手走出教室时,她毫无反抗,姐可以把这个认作为我的个人魅力了……
对于小孩的教育,姐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方法还是有的,我会一路蹲下去问她:你叫我什么?“姑姑”很标准,姐很满意,“姑姑怎么样?我再问,”姑姑好。”这样的孩子真是惹人爱,我捏捏她肥嘟嘟的脸,母性一下爆发了“姑姑抱你好不好?”可……我马上后悔了,她虽只有我膝盖的长度,但她的横向发展很好。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我抱着她越走越艰难,她却把你的脖子勒的越紧……
一路的成就终于在晚间闲聊时得到回报了,她很严肃的告诉她的外婆,我的妈妈“你不能叫海芝,你要叫姑姑,姑姑好”听到这样的童言,姐真是心里暖洋洋的说。
第三天回程,姐见识到什么叫排外了。姐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因为答不出一个问路人的问题,被对方评价:靠,又是一个外地人……姐买纪念品,偶尔冒出一句方言:原来是本地人啊,便宜点卖你了……老板如是说。姐一感动,买了五件,支持家乡发展嘛。姐候车厅看报纸,一大妈不太流利和我搭讪,说来说去貌似没有重点,我便又来几句方言,对方马上表达了意思:你帮我看一下包好吧,我去方便一下……原来之前不确定我是什么样的人,故意套近乎了解,一得知是本土人,马上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姐暂且把这个理解为老乡之间的亲切吧。姐最终深刻体会象山人的排外性是在车上,一位母亲对其哭闹不停的孩子下发的最后通牒是:你再哭,把你送给安徽人去……
到达上海,依旧是候车厅,不同的是以往坐的动车变成高铁了。等车无趣,手机没电,买第五份报纸阅读,兜售海宝纪念品的小贩以高频率来回的叫卖。然后姐就见到一对极郁闷的夫妇,那个小贩第一次兜售时,大家兴趣盎然,其生意不错。尤其是斜对面的夫妇,买了不少,一个十元,会发光里面有海宝的小球。但,当第二个兜售同样商品的小贩进来时,偏偏买的最多的人问上一句:你这个小球怎么卖?“8元”小贩答的挺干脆。虽然价格较之前面的那个商贩便宜,却已无人问津了,似乎一下子大家兴趣索然了。一轮走过,第一个小贩又进来,叫卖着10元一个小球。我偷笑看着那对夫妇郁闷的转过身不想见他。
坐动车,当你坐完二等座去坐一等座,似乎没有任何改变,再去坐二等座,变化就觉得大了。这也许人慢慢的有高物质的过称往往不会有大的察觉,反之,却不同了。就像丢了100元的心痛程度要比赚了100的高兴程度来的大。这样想来就可以理解那对夫妇郁闷的不只是几个2元而已。
三天最让姐觉得有意思的是动车里的20分钟,我两边是年纪相仿的男子,一个屁股一占到位置就开始看杂志,一个一屁股坐下,就张着嘴补觉。本来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几分钟,第一站到站,车速一下子减少不少,有些惯性使然,我右边的人突然往前倾,然后一串透明的液体受重力作用一闪而过。姐当时真的很想笑,但是,姐有素质强忍着,把头偏向左边去,余光看到右边的而慌忙的擦嘴,然后……又躺下睡了。姐左边的左边是过道,一个自称逃票进来的旅客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要求补票。然后我前排的三位旅客讨论起来了“这个刷票的怎么逃过的?”“这个就要看技术了?”“跟着别人后面冲过去的,要是被机子夹到会不会像电梯一样弹开?”“速度快点没问题的吧……”
然后他们转向那个人取经“你怎么进来的?要罚多少……”只听靠着座位站着的那位说“我主动要补票的,不罚,原价补”语气没有半分羞愧。姐听着他们谈话,一直望着操着台湾腔的那个,经过仔细分辨,姐的汗就滴下来了,他竟然是我上一家公司姐的直接经理。想当初就是由他面试的,对于他于我的评价:看起来乖乖的……没想到,我干了两天因为和人事不高兴就不打招呼走了。想来还是有些辜负他的,貌似积分工作都是姐辜负了上头,自己一不高兴就走了,导致待业时间比就业时间久。
姐下站准备时,那个补票的逃票先生一直在后面喊:你要下了啊?你要下了啊?那我坐你的位置啊……不敢回头,走到前门等待到站。不过那个逃票先生不想想,这站还是有人上车的,你还是继续站着吧……
明明是同样的和谐号,因为冠上高铁了,票价涨了不少。让姐郁闷的是,姐只有21分钟的路程,之间还有两站的停靠,当它提速到300时,姐听到广播催姐下车了,所以姐是花了高铁的票价坐了动车的速度。
下车问工作人员北广场怎么走,工作人员扯着嗓子喊“什么北广场,这里是高铁站,北广场在火车站,这里是高铁站了,是高铁……”一个高铁至于他那么骄傲吗?姐体验的还是以前动车的速度啊!
等到男友来接我,已经在风中吹了近十分钟。我献宝似的拿出一包有酒味的馒头“这是米馒头,米做的,你没吃过吧,我家乡的特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