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水做的女子

忆江南·水做的女子

承转散文2025-09-16 00:51:58
江南女子,写下这个词,便透露出优雅、清秀、温柔的风韵,宛如有一股暖暖的幽香依依约约飘忽而来。一帘微雨轻柔地笼着青山、绿水、楼台、亭阁,朦胧中,遍地铺满鹅卵石的巷道里,一位江南女子盈步含笑,撑着一把古时
江南女子,写下这个词,便透露出优雅、清秀、温柔的风韵,宛如有一股暖暖的幽香依依约约飘忽而来。
一帘微雨轻柔地笼着青山、绿水、楼台、亭阁,朦胧中,遍地铺满鹅卵石的巷道里,一位江南女子盈步含笑,撑着一把古时的油纸伞,踩着烟雨,吟着轻歌,裙袂飘飘走来。白衣素面,不施粉黛,婉约秀气如出水芙蓉一般。江南女子在我心中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江南女子温柔、优雅、委婉、淡然,仿如一幅挂在江南古镇里的水墨画。人与景的结合,相得益彰,天衣无缝。细雨微风轻盈地飘,弥漫着雨味的空气里似乎笼上了一层轻纱,把远山、近水、小桥和老屋都包裹起来。在这样的一幅画里,江南女子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眼眸里,和着淡淡的香、幽幽的美,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她那婀娜的身姿,淡淡的香味,醉了你的眼,迷了你的心。你可以把江南女子可以小心翼翼地画在纸上。上好的宣纸缓缓展开,不要留有一点褶皱,沾上优质的淡淡的色彩,轻轻地描,细腻地绘,几经磨墨,几经推敲,才能绘得一个楚楚灵动的江南女子。她带着墨香,妙曼袅娜,让你的心里涌起一片温软。
江南女子和水是相通的,秀水孕育了典雅的吴文化,这种文化又毫不逊色滋养着灵动而秀气的江南女子。傍晚时分,你可以去乡间小桥或者水城周庄走走,用心去品味这份淡谧,然后去看流水缓缓而过。或许你会看见一位轻歌唱晚的女子,小船轻悠,竹篙柔触,白色的裙袂随风飘动,仿佛与那一江清透的流水融为一体了,充满了灵秀之气,在你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或许你会看见一位浣纱女,纤细的手指在清澈的河水里,优雅地浣纱,轻柔地撩起无数涟漪,圈圈波纹饶有情致,荡漾着女子的柔情,拨动着你心底那根最柔弱的心弦。或许你会看见一位采莲女,“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荷花、素手、蓬船……最古老的诗意,最优美的画面,让你不得不为之动容。似水温柔,江南女子如流水般驯良,言行举止,一颦一笑,流露着水一样的柔顺神韵。回眸一望,在水一方,江南女子静静而立,立成一道秀丽的风光。
在水意盎然的江南古镇里,一定有很多美丽的邂逅发生,一定有很多浪漫传奇的故事演绎。江南女子的歌声和着微风拂面而来,婉转悠扬,如发生在她们身上那曲折而又动人的故事——道不完、说不尽的纯纯的爱情故事。故事里的女子如清水芙蓉,拥有着秀美的容颜。阁楼漆窗里,深情一望,透着万般的怜楚,让千山的游子尽流连;烟雨水雾里,低眉一笑,露出别样的温馨,令万帆的过客把魂牵。在她们回眸低眉的瞬间,时间仿佛定格了,思绪涌上心头,萦绕在脑海里,不忍舍弃,这个细腻温柔的动作不小心泄露了隐藏在心底的秘密,就连空气也洋溢着绵绵的情意。江南女子把小伞撑在手中,走在烟雨中,走过唐宋,走过清明,成了水乡里那行永不老去的诗。在这诗情画意的水乡梦境里,红纸伞下,微风摇摆着素白的褶裙,吴侬软语,柔情飘逸。
江南如此晶莹剔透,澄净安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湖脉脉柔水,六朝细腻金粉,秦淮悠悠小河,苏杭飘飘绿水,杨州如云船帆,江南女子轻吟着小曲,点缀水乡间,淡然如诗似画。江南女子有轻烟柔水的风韵、莺啼燕呢的妩媚、丁香花飞幽怨,是江南的诗魂。她们从唐诗宋词元曲中婉约而来,迷人的微笑在和风细雨中如花绽放,纤细的手在悠悠流水中若月温柔。小小的船儿载着歌谣,歌在荷花丛中,采一篓菱角,漾起一河心境,数不完的涟漪,意在云里。
韶光流逝,河岸的柳条褪去了昔日的容颜,但江南流水依旧,女子也依旧。清秀姣好的面容不施铅华,素面朝天,洁身自爱,不怒不威,不带风尘,超凡脱俗,如丁香芬芳清馨,又若菊兰孤立于世,长在幽静之处,不染红尘世俗。那吹弹便破的脸庞细腻如烟,肌肤晶莹如雪,水汪汪的眼眸柔情似水,气若如兰,滋滋润润,无不散发出江南独有的美。
羞答答的脸庞如彩霞,水汪汪的眼眸若河溪。江南女子撑起一把油纸花伞徜徉烟雨间,白衣轻扬,素裙翻飞,在古巷小桥、杏林梨园中款款而行,穿过古镇阁楼、青瓦白墙,走入你的诗词,走入你的梦境。清风扶娇姿,绿水润素面,江南的轻烟细雨为女子造就了如水的容颜,亘古的柔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