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富贵与贫贱

论富贵与贫贱

倍奸杂文2025-08-22 17:52:53
富贵,人人皆喜。贫贱,人人皆怨。然而这个世界上,毕竟是富贵之人少,而贫贱之人多。富贵与贫贱的鲜明对比,使大多数人都很羡慕富贵而鄙视贫贱。只有贤达之士才能悟到其中的真味。古往今来,很多圣贤对富贵与贫贱做
富贵,人人皆喜。贫贱,人人皆怨。然而这个世界上,毕竟是富贵之人少,而贫贱之人多。
富贵与贫贱的鲜明对比,使大多数人都很羡慕富贵而鄙视贫贱。只有贤达之士才能悟到其中的真味。古往今来,很多圣贤对富贵与贫贱做过精彩的描述。
孔子曰:”富贵如可求,随执鞭之事,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他说,富贵是不可求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的富与贵,是可耻的。富与贵虽好,但是不能违背自己的志向操守。如果不能取得富与贵,那就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努力。
庄子更是把富贵看的如儿戏。楚威王知道庄子很有本事,就派人带了厚币去接他,还许他为宰相。庄子笑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勿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何等的洒脱。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何以颜回能安于贫穷。
子贡去找原宪,原宪衣衫褴褛的来见子贡。子贡问他“你莫不是病了?”原宪回答他说“我听说没有钱是贫,学道而不能按照道的要求去做谓之病。我是贫穷,而不是病。”子贡听了后很惭愧,很不高兴的走了。一辈子都后悔他说过的话。
由此可见,圣贤们把道德志向看的最重要。他们并不在乎物质的满足,不在乎浮华的权力。只是在默默的追求精神的升华。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富贵与贫贱,只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不是富贵的人就快乐宁静安详。贫贱的人就烦恼痛苦。恰恰相反,很多的富贵人,终日因为精神的空虚而痛苦烦恼。而很多贫贱的人,却因为精神的充实而快乐。
其实人生真正应该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自由。
现代社会的很多人,都走入了一个误区。拼命的追逐物质与金钱,追求刺激与奢华。而越是追求这些外在的东西,他们的内心世界越空虚。因为人的欲望无穷,在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之后,就会舍弃。又去追逐所谓更好的东西。在忙碌的追逐中,他们只是忙碌、烦恼、失望。这就是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通病。
其实,解决这种心理病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放下心中太多的欲望。如果放不下,那就尽量的减少些。然后,多去做一些慈善的事,使自己内心真正宁静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多去做善事。不是刻意的去做,而是很自然的去做。
其实,我们应该向比尔盖茨学习。学习他的不是拥有财富,而是能在拥有了财富之后的做法。舍弃财富,去做慈善的事业。这是一个伟大的选择,是高明的选择。比尔盖茨能够去做慈善事业,其实就是能看明白人生的意义。财富只是个外在的东西。内心才是最广阔最能去发展的地方。让自己的内心安然充实。
富贵与贫贱,其实这两个词,很可以再重新组合一下。那就是富贱,贵贫。看上去有点别扭。但内涵却出来了。富有的人可能是下贱的。那就是为富不仁。虽然拥有金钱与权势,但是内心却是肮脏的,黑暗的。这样的例子很多的。贵而贫,是我们应该道声好的。那就是清官。能够在拥有权力而不为自己着想,不去追逐财富,而是去为老百姓考虑。这样的人应该多多益善。
说到底,人们还是很难改变对富贵的追求。战国时,苏秦身背六国相印衣锦还乡后,笑对他的嫂子说“你怎么以前那样冷眼看我,现在为什么却是毕恭毕敬呀?”他的嫂子更直接的说“现在见你位子高,金子多啊!”廉颇被罢免后,他的门客都走了,没有一个理他的。过了一段时间,廉颇又复出了。那些背离他的门客又都回来了。廉颇很恼怒,赶门客走。其中一位说“君何见之晚也?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起理也,有何怨乎?”说的真是很可爱!千古人情不过如此。
不过,还是让我们能从古今富贵与贫贱的一幕幕生动的剧本中,悟出些东西,别再一味的忙忙碌碌,别再继续上演那些人情世故。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少一些计较,多一些洒脱,多一些宽容。让自己活的更明白一些,更从容一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