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对韩寒说:谦逊更是一种美德

想对韩寒说:谦逊更是一种美德

望门投止杂文2025-05-15 08:21:15
挥哥看了韩寒于2008年6月20日早晨在新浪博客上发表的《大师们,我等无条件臣服于您》,颇感意外与惊讶!其大意是说:他和陈丹青两人做一个电视节目,新中国以后的中国文学很不注重文笔和文采,我们的课本选文
挥哥看了韩寒于2008年6月20日早晨在新浪博客上发表的《大师们,我等无条件臣服于您》,颇感意外与惊讶!
其大意是说:他和陈丹青两人做一个电视节目,新中国以后的中国文学很不注重文笔和文采,我们的课本选文章和要求背诵的那些文章的文采也都很差,老舍、矛盾等人的文笔很差。然后陈丹青补充到,还有巴金。他表示很同意。因为老舍是他一个口误,本意是指巴金。他们也觉得冰心写的东西读不下去。但他很坚定地认为,巴金,冰心,茅盾三人的文笔和文采是非常一般的。但到现在,他依然认为,巴金、老舍、冰心、茅盾这四个人中,别的什么都不说,就说文采,除了老舍不错以外,其他三个人的文采从最差到较差的排名是——冰心、巴金、茅盾。然后针对人民网的评论: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追念之心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是一位有责任文化人的基本修养,贬低大师甚至出言不逊已经超出文艺争鸣的范畴。他说:我很不认同。
挥哥以为:巴金、冰心、茅盾等文学前辈在现代文坛中地位是不容撼动的,应该是可圈可点的!
就巴金老先生而言,他的作品经历了几个变化,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激烈的情感喷发来倾吐对不合理社会的痛恨和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而后对现实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开始关注小人物的生存悲剧,发表了《慈园》、《寒夜》等感情更蕴藉、思想更深刻的作品,为后来的研究界更为推崇。
“文革”后,拷问自我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随想录》1989年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你可以想象那样一群青年男女,怎样抱住他小说里的人物一起哭笑。
巴金,这个名字在文学史上意味着中国作家最真挚最真诚的写作良心。在现当代中国作家的队伍里,这位百岁老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毕生奋斗不息,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念的。他坚持真理的坚定,追求人格的完善,扶掖后辈的不遗余力,开创潮流的率先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巴金是中国几代作家与广大读者由衷尊敬与爱戴的大师。他杰出的作品,跨越了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的全过程。《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说,他笔下的人物,塑造出鲜明不朽的形象。他后期的散文《随想录》直指时弊与人心,明白如话,却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巨大的震撼。正如他所言,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在我的心目中,他代表了中国作家的道德与良心,他求真而又谦逊、平实的品格与人格,对于作家来说具有典范意义。他的作品几乎家喻户晓,支撑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他对青年作家的支持与爱护更令人感动。一说起他的名字便令我肃然起敬。当然他的作品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尽管他已无法再写出新作,但他不朽的作品,将给我们以恒久的精神滋养。
冰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涌现的女作家。她在大学时代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开始文学创作,并加入文学研究会。先以一系列触及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现实的问题小说引人瞩目,继以清新隽永的哲理小诗《繁星》和《春水》饮誉诗坛,又以婉约清丽的抒情散文《往事》、《寄小读者》和《山中杂记》等系列性作品轰动文坛,成为新文学开创时期实绩显著、风格鲜明的重要作家。这一时期的各类创作,以人道主义的博爱心怀关注人生,探寻改良人生的方剂,讴歌母爱、童真和自然美。尤其是她的散文,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又出以亲昵流丽、婉约雅洁的抒情笔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吸引和感动了几代青年读者。20世纪30年代以后,她的创作以小说《分》和游记《平绥沿线旅行记》为标志,显示了视野的拓展,特别是40年代初以笔名“男士”发表的一组《关于女人》的散文特写,表明她的文风从柔细清丽转向苍劲朴茂。50年代后,著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樱花赞》、《晚晴集》、《我的故乡》和儿童文学集《小橘灯》、《三寄小读者》等,文风变得朗阔劲健,晚年所作日趋凝炼老辣。绝大部分作品收入《冰心文集》。
而茅盾在1920年初就发表了《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和《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等论文。较早地大力提提倡“文学为人生”的艺术主张。
《蚀》是茅盾的小说处女作,它由三个系列中篇小说组成:《幻灭》、《动摇》、《追求》,写于1927年9月至1928年6月。三部作品独立成篇,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给我们留下了一块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革命征途中心灵历程的“活化石”;而作为其文学的美学意义: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相融合的尝试范畴。
《子夜》原名《夕阳》,1931年10月开始动笔,1932年12月5日完稿。纷繁的社会生活与历史进程的展示以及日常生活的描写,形成了《子夜》内容的诸多头绪,而各条线索合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艺术构架便成为作品首要的艺术特征。
茅盾的散文创作以清新的笔调、明朗的画面,抒写了如诗如画的革命生活和革命者的形象。
大家们就文笔与文采而言,各有千秋,毋须置疑!他说文笔很差,挥哥认为有贬低之意;他坚定地说巴金,冰心,茅盾三人的文笔和文采是非常一般的,挥哥更是认为其出言不逊,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可言。
挥哥不否认韩寒是一个文坛新秀,也出过几本书,在网络中颇有一些粉丝。也许“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后生可畏,但真正文学作品需要历史的沉淀。文学家不是天生的,必须经过历练。并不是耍两句嘴皮子功夫或者哗众取宠就能得来的。当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作品,或怀着某种心态透视,纯粹加入了自己的喜好,对作品和作者是不公平的。若设身处地思考一下,或换位思考,我们不可能再会有挑剔的目光。在文学世界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多一些欣赏,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尊重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