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心武的“黛玉投水”说开去

从刘心武的“黛玉投水”说开去

冲啮杂文2025-10-27 21:36:10
前人留下一句话: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于是读这红楼的人就多。偏生红楼是面风月宝鉴,“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围绕着这书的背面,读书人的口水仗打了这么些年。邹弢在《三借庐笔谈》中记了这么一
前人留下一句话: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于是读这红楼的人就多。偏生红楼是面风月宝鉴,“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围绕着这书的背面,读书人的口水仗打了这么些年。邹弢在《三借庐笔谈》中记了这么一段话:“己卯春,余与伯谦论此书,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而毓仙排解之,于是两人誓不共谈红楼。”两位读书人顾不得体面斯文和老友情面,几乎打起来,可以算得上一段奇谈。
后人陆陆续续的见仁见智,便有了很多各不相同的见解。王希廉、哈斯宝算是早的,五四的一众风流也各有见解,霍国玲、刘心武等等就是今人了。霍国玲老师的见解我比较赞同,刘心武的秦学,倒也看过。看过了,丢在一边,也就罢了。原本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事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但是不能不注意的是,今人的研究似乎偏离了考证的方向,由推测曹公的本意转到犄角旮旯里去了。有研究红楼菜品的,有研究红楼版本的,有研究红楼建筑的,什么奇怪的东西都有。刘心武也不甘人后,研究了林黛玉的死法。
研究林黛玉的死法有何意义?窃以为除了出本刘心武再度揭秘红楼梦,赚点散碎银两之外,怕是没有什么用处吧?以此推之,如果要出刘心武三度揭秘红楼梦,大可以研究下黛玉死后是面朝上呢还是面朝下,是泡的跟投井的金钏一般呢还是干脆就化了,是化成抽柴的狐仙了呢还是入了太虚幻境。一句话,有个屁用。
倒也不能尽怪刘心武。看看新浪博客头版头条的“文化”一栏,什么诸葛亮也曾做过皇帝梦,什么刘邦是汉朝最大私生子,什么林黛玉是个情欲旺盛的少女,全是这种无聊、无耻、唐突古人、教唆无知的文章,是打着文化旗号的最没文化的垃圾。大致来说,无非两类:一是耸人听闻、光怪陆离的奇谈怪论,让人看了骂SB的;一是卖弄见识、大掉书袋的摘抄翻译,让人看了骂2B的。
让这些家伙们见鬼去吧。
再说一句。刘心武说黛玉是投水而死,不敢苟同,他的论据不屑读之。窃以为黛玉恐落花流水终陷泥淖,落花犹不忍使入流水,何况自已清白清高之身耶?可见荒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