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记忆中的北京

2003年,我记忆中的北京

望前杂文2026-05-26 08:19:22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就去了北京。刚到的第一天就和在北京浪迹的一位兄弟合租了一间民房,那是个夏天,房间经过简单打扫,就成了我们两个安居的窝。四周是高楼大厦,唯有我们住的是一排排拥挤的民房。来自五湖四海的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就去了北京。
刚到的第一天就和在北京浪迹的一位兄弟合租了一间民房,那是个夏天,房间经过简单打扫,就成了我们两个安居的窝。四周是高楼大厦,唯有我们住的是一排排拥挤的民房。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这里,一间房子就是一个家,真是无比的热闹。房东是个爱唠叨的老太太,每到收房租的时候,就可以让我们这些外地人亲自品味一下正宗京骂。她的丈夫则整天沉默着。在那个院里,我还常常看到她的两个双胞胎孙子,还有她的儿媳。不知在那里工作,却常常对着租住在他们院里的苦力炫耀,她说她天天在公司里上网,一个月照样拿几千元钱。那时听了确实让人感到兴奋,所以过了这么多年,我还记得她的话。
住在我隔壁的是两个捡破烂的河南人,各自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他们去捡破烂时,老婆就带着孩子蹲在一台破黑白电视机前看《还珠格格》。丈夫回来后,就给丈夫做饭,那时从他们油锅常常飘出猪肉的味道,对于整天吃炒辣椒,喝面条的我们来说,的确有很大的诱惑。但我们也很奢侈,每天中午都到院子外的小卖部买一瓶1.5元“燕京啤酒”,冰镇的喝着真爽,但喝完要给他们退瓶,真麻烦。
来到北京的找到的第一个伙计,就是跟几个老乡为一家超市散发海报。给我的海报有20多公斤,真他妈的损啊,可怜的我背着那些重物爬到8楼爬9楼。最后还是工人兄弟帮忙,几个清洁工挣着给我要海报,大把大把往废纸袋里装。现在想想真不值,按5毛钱一斤算,我给她们的纸卖了钱不知可以买多少个烧饼。干了一天,说好给50元钱,但是到我离开北京都没有见过那梦寐以求的50元人民币。
我的兄弟也很可怜,他来北京有一年,不但没有挣到钱,还给家人要了1000多元维持生活。他一个人很寂寞,想谈恋爱,因为没有钱,他忍痛舍去漂亮的姑娘不追,而去追一个龅牙妹。
很想找个工作,我们找到了一个职业介绍所,听说交1元钱就可以包找到工作,我乐呵呵交了钱。第一天揣着他们写的地址我跑了一天,找到了一个餐管,我问招工不?老板听了有点气愤地说,店子都快垮了,还招什么人。第二天,又给我介绍了一家,我跑了不知道多少路,找到了他们所说的地方,可当地人都说没有听说过我找的公司。第三天,我又跑了一天。第四天,我腿脚发软。原先我想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为1元而行骗,从那以后,我才知道我错了。
那些个日日夜夜啊,多么的让人无奈,我住的院子里新住进了一个漂亮妹妹,我和兄弟都很注意她。以为她是来拯救我们孤独灵魂的天使。但没有过两天,她就找来个帅个住进了她的房间,真让人心痛啊。
我不与人挣,就想找些清净,北京的杨树林很凉爽,我就躲进里面,买份5毛的报纸看。一个外地的小伙以为我是当地人,向我问路,我本想告诉他,但是我发现自己也迷路了。刚清净了一会,一个修理工师傅走过来,问我有没有看到他的自行车,我说没有,他竟然疑惑地看我,让我感到很不自在。
2003年的那个夏天,呆了仅半个月,当我和兄弟没有辣椒面条吃的时候,当房东老太太开始操作一口标准的京骂催房租的时候,我逃也似的离开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