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笔名
泛舟文学海洋,点点滴滴,思想火花,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喜怒哀乐皆成为丰富的语言,成为每个人血肉丰富的躯体展现于我们眼前,与文学为友的作文者往往喜爱用一种标签代表自我,这标签自然就促成了笔名的出现,笔名作为
泛舟文学海洋,点点滴滴,思想火花,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喜怒哀乐皆成为丰富的语言,成为每个人血肉丰富的躯体展现于我们眼前,与文学为友的作文者往往喜爱用一种标签代表自我,这标签自然就促成了笔名的出现,笔名作为作文者的代名词,意味悠远。笔名用多了,往往其真实姓名淡忘了,然真名实姓乃父母长辈大人取其为之,寄予的是长辈大人的心愿与厚望,而笔名的内含、思想性之含蓄,意之隽永,与真名实姓不可同言而语矣。1947年革命抗战时期,毛泽东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时曾用化名李德胜,就意味着今天放弃延安,将来要解放南京,解放上海,解放全中国!守延安失延安,离延安有延安,李德胜是“离得胜”的谐音,后来毛泽东的两个女儿取名李纳、李敏也缘由李德胜之化名。
一些知名作家笔名择其妙意体现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张恨水,一生写就3000万字作品,笔名“张恨水”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而出,意寓为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一样白白流逝,以自勉之。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面粉”,1948年病重逝世,毛泽东曾赞扬他有不食“嗟来之食”之气节,笔名“自清”二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寓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现代诗人戴望舒,原名戴朝宗,其爱情诗以风格感伤凄清、朦胧婉曲为特点,《雨巷》诗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望舒”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成为爱情的象征,暗示了诗人的诗歌内容和诗风。
还有当代作家刘白羽,原名刘玉瓒,“白羽”笔名出自唐代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的“白羽”不是柔软的鹅毛,而箭镞之羽,寄寓了作家以历史名将为楷模,征战疆场,报效祖国的鸿鹄之志。风靡于八十年代的言情当代台湾小说家琼瑶,原名陈喆,她创作的一系列经典言情小说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巨大影响。笔名“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正是言情作家身份的绝好体现。
这些笔名代表了作家风格迥异的个性与文风,而富含哲理的,茅盾、巴金、第四维、路遥等,与姓名身世有关的,金庸,老舍,与来历有关的鲁讯等等又另当别论了。
此说是名人作家为笔名倾其所有,但凡走在文学领域的文学爱好者与文学品尝者也喜爱为自己取个笔名,而今网络文学的兴盛,百花争鸣,网络作家形形色色的笔名也堪称一绝,但不外乎以示自我,而我对笔名的斟酌始于2007年8月份的一天,在翻阅《井冈山报》时,瞧见我的一篇《井冈翠竹》的文章发表在副刊文学版上,旁边的两三篇文章的作者显而易见用的是笔名,于是堂而皇之地取用第一个笔名“芙蓉花”,且往自己的邮箱里向《井冈山报》又投上一稿《梦里依稀故乡情》,告之《井冈山报》文学版主编安然改用笔名,安然老师及时给予我回复,她在我的邮箱这样写道:“我以为'芙蓉花'名俗了,还是用你的大名吧。”“你对文学的感情我很理解,可惜白鹭洲版面太少,不能给你太多帮助,我的建议是不要为着发表而写,现在网络发达,读者和作者的互动是纸媒没法相比的,同样可以从中得到写作的乐趣。比如我,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发表欲的人,我曾经在网络上写了三年而没去投一篇稿,但是后来总有各种机遇能发出一些来,所以我的经验是,只要你用心去写作,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安然的这些话,使我对笔名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文学有了更深的领悟,正如她所说不要为着发表而写,更不要强迫去写自己都不能认可的文字,用一种真诚互动,用自己的兴趣,用自己真情实感去抒发去体会写作的乐趣,去欣赏篇篇文章的思想火花。
于是我想到我在网络文字里用笔名“芙蓉花”时,网友赋予我的一首诗。
芙蓉花
不想把凄美的风景,留给在风中颤抖的落叶,
不想把无情的岁月,留给印象中的冷漠,
在越来越冷的曰子里,小心翼翼的綻放,
轻轻述说一个美丽的童话,只想让冬天感觉到温暖。
我不想就这么匆匆的走,我忍受着风的摧残,
紧紧的抱着枝头不松手,只为让你更久地迷恋,
我微笑的脸庞,让你更深的感觉我心头释放的热情,
温暖你的冬天。
我风干的情怀里,有对你深深的眷恋,
如果你看见就把她拾起,放在你喜欢的书里,
我会成为一枚,你记忆里最美的书签。
在残花败叶凋零的季节,芙蓉花淡然绽放,儒雅芬芳,与我自喻,生于十月,平凡恬静淡然,不就是芙蓉花的再现吗!究其后来改名为“伊伊秋水”,也正应了生于一江南女子,文章得其武功山之灵秀意味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以死亡面对死亡的一种方式
下一篇:再说“失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