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民众存钱推涨房价

驳民众存钱推涨房价

纠驳杂文2025-11-08 18:44:47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马行长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坦言,房价上涨根本是一个货币问题,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还建议要大力发展银行理财产品,用不同风险程度的金融产品将老百姓手中的过剩流动性资金吸收,避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马行长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坦言,房价上涨根本是一个货币问题,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还建议要大力发展银行理财产品,用不同风险程度的金融产品将老百姓手中的过剩流动性资金吸收,避免其再进入楼市等领域。(2011-03-8浙江在线)
笔者并非什么经济学家,兴趣和职业也都与经济学沾不上边,但作为一介平民,仍懂得银行与房地产开发商存在的积极互动和暧昧关系,那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只有房价飞涨了才有利于开发商还贷银行,银行放贷出去的钱收得回来了才不会出现呆账,银行才得以顺利发展下去。如今马行长“高屋建瓴”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即让老百姓手中大量的存款转变投资方向,委实有种一下子就跨越另条“战壕”跟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样子,着实让房地产商感到有种过河拆桥的酸味。马行长在“两会”上为自己行业的既得利益代言,这点倒是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因为这早已不是什么先例,但由此得出老百姓钱太多才推动了房价的上涨,笔者却一点都不敢苟同。
马行长的雷人语录,同曾经有人提出的“未婚青年推动房价上涨”、“丈母娘推动房价上涨”、“买房就是爱国”等论段意义相近,即是以一种“错的就是你”的既不科学又缺乏客观依据的忽悠语句来玩弄民众的智商,然而,能像马行长这样“不差钱”的社会高层毕竟还是比较少的,作为银行行长这样有着特殊身份的高素养的人物来讲,笔者原以为,其说出的话应该也是理性的,思维亦是缜密的,不料还是以自己的主观替代了客观,以自己的偏见概括了全部。
中国的GDP总量确实已经超越日本稳居全球第二,但中国的人均GDP在被相关统计部门“拔高”后还只是刚挤进全球100名内,而在人均收入方面不断爆出“行业收入差距扩大至15倍,跃居世界首位”、“人均收入相差20倍”的新闻又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说明了中国贫富悬殊的严重程度,早已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我们应当承认有那么少部分人富裕到钱都不知往哪里花,而马行长的发言,就错在把大部分平民也给代表和概括进富裕里面去了,说到这,人们或许会忍不住再问一句:没深入群众中作负责任的详细调查,又何以如此拍胸脯的肯定是老百姓也都跟你一样“不差钱”呢?究竟还是老百姓错了?!错在把钱投错地方了,那么,照此推理,要是老百姓“悬崖勒马”,中国房价岂不大跌,如果是这样,那国务院为控制房价猛涨所出台的“国十条”、“国八条”显然就是多余了,因为那些都是针对投机炒房者,打击的对象都弄错了还谈怎么个收效法呢?但现实是,我们看到“国八条”还是对过快上涨的房价形成了有效的遏制作用。
据《理财一周报》2011年01月30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100万元房款中,就有40万土地出让金和15万税费流入政府口袋”。敢问马行长,老百姓都下定决心把多余的钱投向你所希望的银行理财产品后,占40%的土地出让金和占15%的各种税收是否就会随之缩减呢?余下的55%的开发成本和利润等会否因百姓投资方向的转变而减少呢?中国领跑全球的CPI涨幅已经不止一次的告诉国人,那是不可能的,唯一可能的是国家良心发现后能在土地出让和税收方面让利于民,但即便因此而形成的房价下跌,也与民众的投资方向转变毫无干系啊!
“两会”是集思广益是共商国事是对中国百姓影响极为重要的会议,这样的会议上,我们希望的是来自基层的每一位代表委员,都能本着对国家发展对人民幸福负责的态度,发表自己的高见,让国家和人民同时受益。虽然我们不可能苛求每位代表委员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要非常有“内金量”非常有远见,但是,对一些缺乏深刻思考缺少客观支撑的发言,宁愿少说为好,以防误导民众,当然,不防也学学我们的刘翔委员那样,不搞提案,相对保持沉默,都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