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也该厚道一点

文人也该厚道一点

如切如磋杂文2025-07-06 16:11:00
不知道哪个才子曾经说过这句话“文人相轻”。其实,如果只是一方轻视另外一方,也就罢了,事实上,是彼此互相的轻视,你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呢!就文字作品来说,那也存在着双重性,一是鄙夷其人品,二才是鄙夷其
不知道哪个才子曾经说过这句话“文人相轻”。其实,如果只是一方轻视另外一方,也就罢了,事实上,是彼此互相的轻视,你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你呢!就文字作品来说,那也存在着双重性,一是鄙夷其人品,二才是鄙夷其作品。为什么首先鄙夷的是人品呢?因为,自古都说,文如其人,这个倒未必尽然,只是有些时候,所谓的文人做地那些事,成了他人鄙夷的借口而已。
常常存在着这样的想象,偶然地、个别地鄙夷某个人,某部作品,那也有几分道理,若是互相轻视,互相扯皮,都认为自己的人品是一流的,自己的作品是白壁而无暇,而另外的人的东西不值得一提,甚至是连嘌上一眼,都懒得做的话,结果,那只能是自己越来越要受到鄙夷,说开了,自封为自己是才子或者同伙恭维的才子,未必是真才子。
论坛,还有人将其诠释为拍砖的地方,似乎,一个成功的玩转论坛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如果不放几句刁词,不挑几处毛病,不侮慢几个他人,仿佛就表达不出来他才子的魅力一样,难道这个就是所谓的大才子、真才子吗?
贬人扬己为能事的人,首先表现为自己的不厚道,其实,真正的才子和文人,即使是表达的语言尖刻些,但是透过文字的背后,能够看透其厚道的一面,同时,最主要的还是有宽容他人敬重他人的一面。
唐代的两大家,韩愈和柳宗元,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在政治观点上最有分歧的两个代表人物,堪称政敌,论敌。在政治上,前者是保守派,后者是改革派。在文化见解上,虽然两个人都倡导古文运动,但是其分歧很大。韩氏提倡“文以载道”,而柳氏则主张“文以明道”。可是,即便如此,还是英雄相惜,私人的感情很好,柳宗元死后,韩愈写下了《柳子厚墓志铭》。语出肺腑,感天动人。
才能、文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学到的,而人品厚道是很难学得来的东西,遇到了一点蝇头小利的时候,许多人的互相倾轧,表现越发明显的地步。
在中国近代的文坛上,鲁迅和梁实秋的观点是最相背离的,但是,梁先生钦佩鲁迅的文笔,客居台湾,曾经不止一次地呼吁过出版《鲁迅全集》。这样的厚道,足以说明了他作为文学大家人格的上乘。
眼下的文坛,野战正酣,特别是一些人迹出现最多的场合,人与人之间,怎么都变成了一种样子,“刁化”了变态的场所,扬己的同时不知不觉的搞着讥人的把戏,刺人、攻人、冷人的勾当。
作为一个论坛,我们都是一些刚刚哑哑学步的文学后生吧,可是,别的没学会,学会了最多的是买弄,四下招摇,把自己有限的一点才气,夸张成了自己是名家、大家,最少也是个作家吧。其实,我不知道是错还是对,但是,至少我想的就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背弃了厚道的基本良心,任你什么样的厚道之文都是贫嘴鸹舌之语罢了。
才子若失君子骨,立卷万言亦为讹。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