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孔庆东的“三妈”说到骂人的艺术
11月7日下午,自称孔和尚的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微博上写道,“一分钟前,《南方人物周刊》电话骚扰要采访我,态度很和气,语言很阴险。孔和尚斩钉截铁答复了一个排比句:去你妈的!滚你妈的!*****的!”。事情
11月7日下午,自称孔和尚的北大教授孔庆东在微博上写道,“一分钟前,《南方人物周刊》电话骚扰要采访我,态度很和气,语言很阴险。孔和尚斩钉截铁答复了一个排比句:去你妈的!滚你妈的!*****的!”。事情已经好几天了,在这个奇事怪事迭出的国度,按理说早该成为旧闻被人遗忘了,但一来因为孔庆东骂的是媒体记者,又赶在记者节前,引发了诸多新闻同行的公愤;二来他还有个北大教授和作家的噱头;第三,新华社也发文加入了质疑孔庆东素质的行列;现在,北大校方又介入了调查,北大内部分成了“倒孔派”和“挺孔派”。骂人本没什么,是个人都会骂人,连文雅闺秀如林妹妹者,也会骂宝玉“放屁”骂紫鹃“蹄子”,鲁迅先生还在1925年写过《论“他妈的”》追述“国骂”的源流演变。但骂人也要分对方是什么人和何种场合的,黛玉也只在宝玉和紫鹃面前这样似嗔怒似撒娇地骂过两回;宝玉骂不会戴斗笠弄疼他的小丫头是“蠢东西”,骂袭人类丫鬟是“下流东西们”,骂帮着薛蟠骗他的小厮焙茗是“反叛肏的”;贾母骂怄气的宝玉是“孽障”,骂使坏的赵姨娘是“烂了舌头的混帐老婆”。孔庆东事件曝光后,有人说某些公知也爱爆粗口啊,你看过他们是在何种情况下爆粗口吗?对那些千人诅咒万人痛骂的丑事恶人,网民能上去粗话脏话宣泄情绪,他们为什么没有表达自己爱憎的权利?面对这些让人忍无可忍的混账事情,他们为什么一定得装虚伪的温文尔雅?
陈丹青说骂人会有口唇的快感,有些人道理什么根本和他讲不通也不必讲,确实只有狠狠地痛骂一顿才觉得解气,比如当初孔教授骂药家鑫案中偏向报道的cctv该断子绝孙,骂药家鑫该千刀万剐,我们也拍手叫好感到痛快。一帮朋友在一起聚会喝酒,脸红耳热指点时政时,笑骂是最无忌的,谁也不能指责你不文明;看到电影电视上日本鬼子屠杀凌辱中国同胞,有人大骂一句“*****的小日本”,我们也会觉得无比痛快;记者下去采访文人民间采风,和老农村夫蹲在地上抽烟闲谈,到愤慨或畅快处说一句“他妈的”,顿时就拉近了彼此心理上的距离。现在的问题是,孔教授作为一个自愿常常曝光于媒体的公众人物,记者采访你不算怎么大的十恶不赦吧,你和记者也没有杀父娶母之仇吧,就是有些问题你不愿回答也可以委婉或干脆拒绝吧,别人“态度很和气,语言很阴险”,那你呢?态度很暴力,语言很肮脏!私下骂过之后还觉得不过瘾,竟然当做一件骄傲吹牛的资本,发到自己微博上爆料,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和那个你认为很阴险的《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比比呢,你痛骂时他没有脏口回骂吧?你骂过之后他没有写新闻爆料公之于众吧?
有些人说教授就不能骂人了吗,为什么总是提孔庆东的北大教授身份?别说教授,国家元首都是能骂人的,可是你骂人的内容总得符合你的社会身份吧,孔教授的“三妈”论是在侮辱所有女性吧,就算那个记者再可恶,和他的母亲有什么关系?那个出版物中都要避讳打星号的字,孔教授喊出口可是理直气壮如喝凉水,他妈当年不是这么教育他的吧?《金瓶梅》中骂人满篇“淫妇猪狗”,《西游记》中不过“蠢货呆子”,《水浒传》里“撮人厮鸟”乱飞,《三国演义》可就文雅得多了,左不过“竖子小儿村夫”,《红楼梦》博大精深,骂人的花样也繁多,从“畜生”“孽障”“黑心种子”到“小娼妇”“小蹄子”“王八崽子”,但大致也都符合各自的身份,黛玉笑骂宝玉“蠢才,蠢才”无比合适,你能想象她瞪着眼掐着腰大骂“天打雷霹、五鬼分尸的没良心的种子!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成日家调三窝四,干出这些没脸面没王法败家破业的营生。你死了的娘,阴灵儿也不容你,祖宗也不容你,还敢来劝我”吗?就像婵娟再生气啊,也只能哽咽着骂宋玉“你……你这没骨气的文人”。孔教授的“三妈”确实骂出了花样,据说还有递进排比的逻辑关系,可是一个北大文学教授的文采是不是全都要用在这里啊?别怪别人拿你的教授身份说事,亲,那可是你自己拿着相关材料上传让新浪加“V"认证的,你要只是个小瘪三也没哪个记者会采访你。背地里再坑爹骂娘都没人管你,但在一个认证微博的公共空间上大骂粗口,还要狡辩搅浑撇清关系,恐怕就是素质不高的歌星影星斥骂娱乐记者,都没有你这么下流无耻恬然处之吧。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