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转折
日本人也没法忘记发生在1945年的两次爆炸,而中国人更没法忘记发生在1937年的屠杀。1937年11月19日,十二万日本军队对南京地区发起攻击,而南京城内仅十余万国民革命军。12月12日,南京城中山门
日本人也没法忘记发生在1945年的两次爆炸,而中国人更没法忘记发生在1937年的屠杀。1937年11月19日,十二万日本军队对南京地区发起攻击,而南京城内仅十余万国民革命军。12月12日,南京城中山门陷落,此后一天时间,日军便占领全城。诺大的南京城,城门陷落后竟然坚持不到一天!
《南京!南京!》开头的情节便是城陷后,陆剑雄率数十名散兵继续顽强抵抗,但还是无法改变局面,选择投降,最终都在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被拉出去屠杀了。
不仅日军有记载,连中国人也无法否认,南京陷落后,城内的国军官兵、青壮年平民,大部分都是完全不抵抗,被日军拉出去如屠羊一般宰杀掉的。
可在城陷后,城里发生的国民革命军残部暴动的事情也不在少数:南京城陷大约一个月后,数百名国军残兵趁夜组织起来暴动,攻陷市区多项重要建筑,包括原国民政府铁道部。1938年元旦,一批国军士兵在南京暴动,占领苏联大使馆……
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景,一个是任人宰割,一个是誓死奋战,看似矛盾,实际上大有联系。
淞沪会战与守卫南京是紧紧相连的,淞沪会战中,日军派出九个师团约22万余人,而中国更是派遣了六个集团军约70万人,蒋介石的嫡系各部队几乎全部参战。
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战前期最大一次硬碰硬的大血战,蒋介石更是拼了老底。
但我们也不必隐瞒结果,综合国力、装备、指挥、补给、准备上的差距不是国民革命军官兵们的爱国精神可以弥补的。实际上,这场战斗,可以说是一支准近代化部队跟一支完全近代化部队的战斗。最终,中国军队伤亡人数约二十五万,而日军的伤亡九万余。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国军战败。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等部队残部退守南京,他们也就成了南京的主要守军。
两天后,蒋介石召集总将领讨论南京的防守,李宗仁、白崇禧等经验丰富的将领都认为应该撤退、保存实力。在淞沪会战三个多月期间内,政府已经把东部的工业、科教等资源迁到中西部、西南方,这是淞沪二十余万将士的鲜血换来的。现在再守南京已经没多大意义了,从战略地位上说,南京不是什么重要的战略要塞,从战术部署上讲,南京四周是平原无险可守,从战斗力上看,淞沪会战后撤到的南京的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都大伤元气,再守也是徒增伤亡罢了,不如以空间换时间,让出南京,纠结力量,日后再图光复。蒋介石内心还是赞成撤退的,大多数将领都赞成李宗仁等人的观点,但湖南军阀唐生智却猛然站起来,激情澎湃地说南京是国父陵之所在,必须坚守到死。
没人敢反驳他,即使是蒋介石也不敢。唐生智连国父都搬出来了,反驳他,你不成汉奸、卖国贼了吗?
蒋介石迁都,带众将领官员机关迁往大后方,而南京的十余万将士被留了下来,跟唐生智坚守。陆剑雄恐怕就是那十余万将士中的一个。
然而,现在的三十六师、八十七师和八十八师的士兵多数是从农村临时抓来补充的壮丁,战斗力差,只有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约1万2千人)战斗力强,为最精锐的部队。
12月8日,南京外围阵地完全失守,日军攻城,南京将士们唯一的逃生方法就是北渡长江。但唐生智下令销毁全部船只,要全体将士背水一战。
南京城墙超过20米,日军山炮难起作用,进攻光华门,一度攻陷,但又被坚守的教导总队复夺,中华门、雨花台的国军也没让日军得逞,日军又猛攻中山门……三天里,将士们浴血奋战,南京始终没失。
激战到12日晚,之前喊坚守喊得最响的唐生智却突然下令全部撤退!(注意,他只说了撤退,没说往哪儿撤退,没说怎么撤!)随即坐艇北渡长江逃跑了!是的,这个销毁所有船只的唐生智,竟然给自己留了一个!(解放战争的时候,当时的南京守将桂永清也是一边说要死守,一边坐飞机逃跑的,可见当时的国民政府内部腐败到什么地步,吏治的腐败是心脏的溃烂,这样的政府,不灭亡没天理。)
总司令一走,军心涣散,局势如决堤一般,国民革命军乱成一团……
12月12日,中山门陷落,13日,日军占领全城。
其实,淞沪会战中,建制完整的六个集团军都无法抵挡日军,南京那儿临时组建的几个师又怎么能打得过杀红眼的日军?况且日军数量比国军还多。
南京守军大部分是淞沪那儿撤下来的残兵,淞沪会战中,那么多的战友战死沙场,军队还是一败再败,残兵们对日军的战斗力是有相当的恐惧的,加上守卫南京的过程中,司令的临阵逃跑,更是让官兵们没理由不相信司令唐生智是因为对日本的战斗力感到恐惧而逃的,一来二去的,国军已经完全没了斗志(有朋友说没斗志很大原因是出于对唐生智这样的腐败官员的痛恨,我也是十分赞同,顺便说句,唐生智后来投靠了共产党,当了个政协委员,1967年被红卫兵迫害至死)。于是,大量的国军直接被日军缴了械。
陆剑雄与他的战友们也没了斗志,这场仗根本打不赢,完全没有胜利的希望,还打什么?他们选择了投降。是啊,实力相差太大了,打不过啊。
南京一战,对民族抗战的信心不能说不是大的打击。
日本人攻陷了南京城,经过四个多月的战斗,日本人已经杀红了眼,见了中国人就想杀。偏偏这时候的国军已经处于任人宰割状态。于是在下关、鱼雷营,大量的中国士兵派着队被杀。我们都知道南京的屠杀持续了一个月。
而斗志的转折,也就出现在这一个月的屠杀里。屠杀,并没有进一步摧毁中国军队的斗志,反而使中国人的斗志由低谷开始回升。
因为经过一个月的屠杀,他们都明白了:这是民族生死之战。
他们都明白了,这是场民族之间的生死战争,连投降都是不可能的,日本人发动战争,不是想中国割地,不是想中国赔款,是要杀得中华民族亡国灭种!如果输了,不单只是政府完了,整个民族都要被抹杀掉,这就是民族生死之战!
当陆剑雄与战友们被带到城外,面对着无数尸体时,他们没有乱冲乱撞,而是望着尸体,不做声,这时候,突然一名士兵高声喊道:中国不会亡!一时间,众人也齐声高呼:中国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资本”效应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