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大学生当猪倌有感

美女大学生当猪倌有感

遥以心照杂文2026-06-29 21:29:43
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有两个美女大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回乡当起了猪倌。消息说,两个大学生一个是学工业设计的,一个是学商务英语的。从消息出看得出对两个人的选择褒奖有加,大加称赞;图片里的两个青春靓丽的
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有两个美女大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回乡当起了猪倌。消息说,两个大学生一个是学工业设计的,一个是学商务英语的。
从消息出看得出对两个人的选择褒奖有加,大加称赞;图片里的两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儿也是一脸的阳光,丝毫没有卑微的面色。
诚然,有业可就,总比毕了业就待业强。更何况是两个青春靓丽的女大学毕业生,面对现实,毅然决然放弃了专业的追求,搞起了养猪的行当。这实在是一种不甘沉沦,不甘寂寞,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的精神的写照,也折射出“90后”乐观而旷达的价值取向,实在应该让我们高兴。高兴于新时代的孩子们对现实生活的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高兴于孩子们平和的心态。证明他们不是脆弱的,而是生活的强者。
但在高兴之余,心中还是有一点儿莫名的遗憾和惆怅。遗憾于两个孩子多年的学业可能从此荒废,惆怅于专业的“非常非常”不对口。这在某种意义上讲,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学生努力拼搏了多年,学校辛苦培育了多年,毕业后却让孩子们挽起了袖子,带上了围裙,穿上靴子,走进猪圈当起了猪倌,每天与乱叫乱拱的大大小小的猪儿们在一起,实在是有点可惜啊。
这和前阶段有关媒体上宣扬的几个硕士生争着当卖肉的把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这“妙”中,或多或少地让人感到有些酸涩与无奈的味道。我倒不是说养猪就不光荣,卖肉就没面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努力,只要有心,无论干哪个行业,都能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但教育是一种宝贵稀缺的资源,人才更一种宝贵而稀缺的资源,如果我们把培养出来的人都放任去做跟本专业丝丝毫毫不沾边的行业去,那实在是教育的悲哀。
另外,我不排除有一些人有作秀的嫌疑。为了博取眼球,为了暂时的荣耀,头脑发热地去干与自己专业根本不相干的职业。
小的时候在农村,每个生产队里都养着许多猪。当猪倌的,不是上了年龄的老头,就是身体有残疾的人,要么就是脑子不太灵光,憨头憨脑的人。反正很少有身体健全、聪明机灵的人去肯当猪倌。但即使那样素质不是很高的人养猪,猪们也一个个膘肥体壮,因此,在当初的我看来,养猪实在是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职业,似乎谁都可以干。
现在,让我们的大学生毕了业去养猪,让我们的研究生毕了业去卖肉,更何况是年纪轻轻、生活才刚刚开始的女孩子。
有句经常说的话,叫做: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如果这些人当初就养猪或卖肉,没准现在有很多人都成了百万富翁,何苦要受那十年、甚至十几年的寒窗苦呢。
现在,党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那么教育和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实在应该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珍惜,去善待,去敬畏。要站在“资源”的角度和高度全面思考这类问题,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荣光,为了一时的冲动,而浪费了资源,误了学子们一生的前程。
因此,全社会不应该鼓励这种现象,更不应大肆宣扬。因为,这实在是教育的悲哀,是社会的无奈,实在不是什么值得我们沾沾自喜的事情。
我实在搞不清楚,那画片里的两个青春靓丽的女子脸上的微笑与从容,是勉强作出来的,还是发自真心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