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着优秀的路上

在朝着优秀的路上

道范杂文2026-06-21 00:30:47
从卓越上买来这本书已经有年余了,一直在不断的翻着,思索着,今日把这乱泛的思绪整理出来。从教十年,一个不短的时间,醉心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语文教学的专业作品,是不可或缺的。窦老师在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优秀
从卓越上买来这本书已经有年余了,一直在不断的翻着,思索着,今日把这乱泛的思绪整理出来。从教十年,一个不短的时间,醉心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语文教学的专业作品,是不可或缺的。
窦老师在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用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探索。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想到了薛瑞萍老师的一句话: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那么大气,那么自信,那么的底气十足!我在想,薛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情感是如何的自由,在这个自由的世界里,思想又是如何的飞扬!
在了解了薛老师之后,我终于明白,也终于相信了——在这份飞扬的自信背后,是宽广的阅读和专业的勇敢探索。我甚至想,如果我们每一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学习一下薛老师有何不可?再如果,我们在汪洋的书海面前,茫然失措,无从下手,那么,就照着窦老师的这几件事上入手下功夫吧。
这七件事是什么呢?一一罗列下来:1:认识语文的本质;2:教学的全部意义;3: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4: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5:公开课,试练生命的地方;6: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7:修炼你的激情,思想和风格。
这七件事,究其背后,要我们明白的又是什么呢?热爱语文,热爱我们的学生,这是基础;然后读书,使我们拥有文本的力量;借助公开课,锤炼我们的生命,在这个锤炼的过程中,提升我们的素养,从而,形成我们自己的风格。
“对母语,要有敬畏与传承的意识,站在讲台上,你就是语文,你就是语文的化身”——当我们站在讲台上,我们都应该道成肉身,羽化成蝶,使自己成为母语的代言人,将母语的力量,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带着我们的学生,赴一场华美的盛宴,奠定作为中国人的大厦;
“从理论上自觉的思考一个问题是一种境界,思考后不是放在书架上,而是将其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冲动,将其物化于曾是自己盲点的地带,那是更高的境界”,从这种观点来看,我们多数教师的做法,欠缺的就是,把我们的思考放在了书架上,没有物化于我们的盲点地带,这一点,是我们不能成就自己的枷锁;
“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让我们从阅读出发,透视到文字的背后,去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财富,在宝贵的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召唤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日出;
“教师的精彩来自于每一节课,每一次与学生的教学相长,才造就自己的全情投入,期待,突破和创造”——对于课堂,对于公开课,我们的认识到位吗?担忧,恐惧,怕出场,这些内心的困扰因素还是很多的,克服不了自己,认识不到公开课的作用,我们又怎么可能有突破和创造呢?
在这本书中,最令人心动的还是关于朗读的章节。
“朗读是美好的,需要一个静静的场”——这个静静的“场”,就是阅读——用眼看,用心想,心脑结合的过程,是揣摩理解的过程,是静思默想的体悟。
“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这令我想到了生活里的许多教师,总在制造一些“五无”的语言,这没有自我的语言是悲哀的——不能疏通自己的脉络,不能营养自己的风格,不能让自己成为学生追逐的对象——想来这是多么的可怕,从我们身边走过的学生,成年后回忆,说不出关于我们的一点一滴,那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由此,我想,我们还是要认真锤炼我们的语言,用古人的话说,“究无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吧,到那时,我们成就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奏响了他们生命的主旋律。
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和实践基础”。
从这句话来看窦老师,她把写作当成对生活的倾诉,写作成了一个“连体儿”,这个“连体儿”长大的时候,便促成了窦老师的底气,使她完成了人生的飞跃。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们活得更加出色,更加明白,更加精彩。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