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才的陨落

一个天才的陨落

猧儿小说2026-07-07 19:20:26
这是开始在春天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时我在小学三年级读书。我们的班长待人和善,学习成绩也好,有一天突然请假了,说是他当兵哥哥复员回来了。学校距离他家不远,所以我也有幸一睹军人的风采。他哥哥名叫王玉林,
这是开始在春天里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时我在小学三年级读书。我们的班长待人和善,学习成绩也好,有一天突然请假了,说是他当兵哥哥复员回来了。学校距离他家不远,所以我也有幸一睹军人的风采。
他哥哥名叫王玉林,一身的绿军装,个子魁伟,一口洋话,谈吐中透着不凡,眉宇间透着飒爽。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对他的崇敬。
他有一双巧手,能画许多美丽的画,画人则形象逼真,画松则遒劲挺拔。我看过他的一副画:一个男的在拉手风琴,那是他自己,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旁边翩翩起舞,大抵是他心目中的爱人。他还会写诗:
蛇崖中南山,
青冈铺满面。
溪水脚下走,
老鹰空中看。
然而他家很穷,八十年代的偏远农村好些人都还在为自己的温饱奔波。部队的生活,外面的世界与低矮的草房相比使他的心灵曾一度失去平衡。他画了一张五元的人民币让同村的另一个人拿去到集市上买了一双鞋,结果被同村的另一个向政府告密,反倒让他吃了几天官司。
然而这并没有抑制他绘画的冲动。他把自己的画拿到集市去卖,回来时又换些米面。
然而一切竟然都变化的如是快。我那天放学回家途中,听见人们正在一起谈论:王玉林在山林子里搭了个窝棚修仙去了。
我一时愕然:这样我一连半月没见过他的面。
然而有一天他又突然出现在村里的小路上。人已很瘦削,也很苍老,衣服很破也很脏。据说他是受不了饥饿跑回来的。从那以后他也懒得做画,懒得干活,也从父母跟前分了出来。那天我去看他,半间破棚里飘着浓浓的香味,灶膛中只有一点火星。他正在用脚撮他从地里拾回的麦穗。我乘机想了解一下他的内心:
“你为何不种地?”
“种地要交公粮,还要受老爹的气,没有我这样自由。”
“拾些麦穗够管一年用吗?”
他的回答叫我感到惊讶。
“我不是在修仙吗?修仙可以让我的个子变小。这个月比上个月已短了五寸,照此速度,不几年我就只有寸把来长了,到那时一个洋芋蛋就吃饱了。”
说起这些这儿还有一段插曲。
村上总有一些好事者爱拿玉林开玩笑。
“玉林,听书上说,修仙可以短个子,你知道吗?我看你比以前矮多了,印堂发亮,已有半成仙像了。”
“昨夜我梦见你眼看着变小了,升天了,天仙女就陪伴在你的左右。我的梦向来是很灵验的。”
“真的吗?”每每此时,玉林都显得特别激动,眼睛也很大。
“啥时我给你量量个子,看你矮了没有?”
玉林便随好事者去量个子,完了还打了记号,临行前还这样叮咛:
“去了好好烧香,每天十叩首,口中只念阿弥陀佛,心要诚,半月后再来量。”
玉林激动得去了。张口闭口阿弥陀佛,家中香烟缭绕,诚心叩首。
十五天后,玉林果然出现在了好事者的家中,到原来的地方一量,竟然真的短了五寸。玉林激动得哭了。其实是那人偷偷地将记号向上挪了五寸。就这样半年过去,测量结果是他刚好只有一尺长了。
“我还有一尺长了,再诚心修炼一段时间,就变成五寸了,那时我就可以成仙了,去见七仙女了。”他逢人就说,那天对我也是如是地说。
“你看看我有多高?”我问他。
“四尺多”。
“再比比你,你比我还要高出一大截儿,如何能说你已成了一尺多了呢?”
他好象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好象已明白了那些人给他的恶作剧。于是我乘机开导他: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争取,而不是靠修仙,我们应该追求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那些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
然而他已不可救药,每每麦子黄的时候,他便拖着一个佝偻的身子,戴一顶破草帽,到处跑着拾农人们收割完的麦穗度日;秋天到来的时候,到处拾人们收获剩下的黄豆,洋芋,玉米;冬天里则瑟缩在冰冻的土炕上冻得直打哆嗦。
没有人同情他,关心他,有的只是奚落和嘲笑。
后来本村的一个人在县文工团工作。由于玉林的一手画艺,被他带进县城工作。这段时间他便又在村子里消失了。
然而,半年后的一天,我从学校回家,又在村口的路上碰见了他。
“为啥又回来了?”我迫不及待地问。
“不自由,那样的生活我过不惯。”
“……”
就这样,我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师范大学毕业,而他一直在过着几乎是乞讨般的生活。他没有结婚,也没有变短,更没有升天,更没有七仙女来陪他。而今,我已工作了几年,偶然回家还能在村口碰见他。他已不象是四十几的人,脸象刀刮似的瘦俏,行动蹒跚,二目无神,对我也是那般漠然,我也无法再给予我的温暖和帮助,我只有悄悄地遗恨走开。
二十年时间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想想他的发展历史,我满脸泪痕,一个会写诗,会作画的年轻英俊后生何以走上如此发展的道路,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家庭的教育使他这样,还是落后的农村文化氛围使他落迫成这样?每每想起他,就让我感到汗颜,人生的思想的把握是极其重要的。其实转念一想,如果人都是善意的,并且都用颗颗诚挚的心去挽救他,或许他不是今天这样,而人们都这样做了吗?
时间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外面的世界已是一片繁华,而青岗铺满面的老家依然笼罩在一片愚昧,迷信的迷雾中。我终于懂得这种差异的缘由了,人只是自私,坏透顶的人,没有创新,没有兼爱天下的心,哪儿会有幸福的春风?
由于人情的冷漠导致了一个天才的陨落,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不仅仅在于经济而主要在于人的灵魂。
夜已很深了,窗外照进月光来,那是不是故乡的希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