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旅(六)欧洲印象

欧洲之旅(六)欧洲印象

敛态散文2025-07-11 01:51:01
11月的祖国已进入了深秋,而欧洲却已进入冬季。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行四人,对德国、瑞士及法国三个国家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旅游观光。所到之处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环境美如画在欧洲旅游过程中,惊奇地
11月的祖国已进入了深秋,而欧洲却已进入冬季。在这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行四人,对德国、瑞士及法国三个国家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旅游观光。所到之处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环境美如画
在欧洲旅游过程中,惊奇地发现:现在的欧洲,自然环境相当好。
从德国到法国,一路上看到:到处一片翠绿,没有看到裸露的黄土,天空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欧洲人环保意识比较强。这里严格实行垃圾分类存放。在欧洲还看到,高速公路两旁的加油站,汽车加汽油的很少,多数加的是柴油,原因是柴油燃烧得比较彻底,对空气污染较小。宾馆不备一次性生活用品,没有一次性牙膏、牙刷和塑料拖鞋、塑料袋等,也是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
路途中看到的货车都是全封闭的,跟集装箱一样。大小汽车的挡泥板和轮胎上没有白花点,几乎跟新车一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尘不染”。可见环境保护和公路建设的发达程度。高速公路两边林木葱茏,芳草盖地,麦苗成畈,花儿飘香,似一床床绿色的花地毯覆盖其上。德国那约七十里山区更使人赞叹不已,环境绿化相当的好。居住的生活环境比那小镇还要干净,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欧洲别墅,似一件件建筑的艺术珍品镌藏在山野绿色之中,显示出它古老而又年青的魅力。一块块草坪上停满了几十辆甚至几百辆小轿车,人们在这里休憩度假。在欧洲,城市居民都崇尚轻松、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开阔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离开都市到郊野乡下去领略田园风光,有钱人的车后还挂上一个小车厢,这种车叫“住车”,里面吃的住的基本生活设施一应具备。一家人或老俩口都拥有一个独处不受干扰的环境,去得自由,玩得也开心。
路途中,我们还看到许多横跨马路的天桥。导游先生告诉我们:这是野生动物桥。高速公路把两座大山给分隔了,为了使野生保护动物能够自由来往,人们专门建造了这些桥。的确,在欧洲你会看到许多飞鸟及其其它野生动物非常和谐的和人们生活在一起,人和自然的融合达到了亲密无间的理想境地。特别是鸽子,在巴黎的协和广场、阿姆斯特丹的大街上,到处可见。在田野上,鸡、鸭自由自在地嬉戏,但它们并不是农家养的。在德国的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法国巴黎的塞纳河上到处可见游船和野鸭一起漂游,没有一个人会去伤害它们或捉来给自己作一顿美餐。相反我们却看到了有许多人用食物去供养。大概人和野生动物都知道国家有法律保护它们,它们没有惊恐悲伤,无拘无束地生活着。人和自然动物相处得如此融洽,如此随和。
德国是被人们称为“森林之国”,到处是浓郁的草木,36%的土地都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着,所以,环境特别舒适,空气非常清新。房前屋后没有围墙,也很少有栏杆,四周都栽满了香花异草,各种树木相间种植,显得错落有致,每一个家园都是花园,每户人家的窗户上都放着一至两盆美丽的鲜花,据说这是衡量一家女主人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志,难怪这些女主人都把窗户装点得如此漂亮。
琉森湖地处瑞士的中心地带,湖光山色相映,风景如画,面积114平方公里,长约39公里,最宽处约3公里,最深处214米。霍尔夫、比尔根山、马根霍恩等巨大岬角伸入湖中,湖形曲回。罗伊斯河穿湖而过,穆奥塔、恩格尔贝格等河注入湖内。
碧波荡漾的湖水,蓝色的游艇,悠闲的白天鹅,构成了琉森湖如诗如画梦幻般的美景绿色的山脉,青翠的草地,特色的瑞士山地建筑,缭绕的薄雾如一幅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画呈现在眼前。

文明法治严
欧洲诸国是法治国家,多如牛毛的法律就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人必须自觉遵守,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的判定也往往跟权责利紧密结合在一起。欧洲之行,我们租用的是一辆三十六座的巴士,开车的司机对工作极为负责。每当装行李和下车的时候,他总是亲自动手或者守在门口,他的主要责任就是开好车,保证我们上下车的安全。有一次我们的团员未等车停稳就争先恐后地下车,开车司机马上要导游告诉我们,请大家不要急急忙忙上下车,这样容易出事情。你们如果出了事,或者人家车开过来碰了你,按德国的法律规定都要由他负责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必须把善后的事情处理好,把你们送到中国为止。在欧洲乘飞机、坐地铁、买东西、住旅馆,一切活动都井然有序,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也必须老老实实做人。
欧洲人素质比较高,讲风格、懂礼貌、很文明。在市区我们看不到交通警站岗,但谁也不会随意横穿马路,一切听从红绿灯的指挥。谁如果不按规定横穿马路,出了事故要由自己负全部责任。在欧洲,不管在法国还是在德国瑞士,只要你脚跨出人行道,正在马路上行驶的车子就会停在你面前,开始你会不理解,以致于人不动车也不动的状态常出现,慢慢的你就会恍然大悟这是车在让行人。你不走,车是不会先走的。特别是我带着妈妈走得比较慢,只要车看见我们都会停下来让我们先走,我总是招手让他们先走。如果慢车发现后面有超车,就会自动减速靠边,挥手示意让你先走,超车后司机主动举起右手向慢车司机表示感谢。
10天的欧洲行竟然会没听到一声按喇叭声,这让我们这些耳边喇叭声不断的中国人很是吃惊,开始还不在意,后来就努力观察感受,的确如此,欧美国家开车从不轻易按喇叭,这在中国是多么不可思议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西方文明的一种体现?也不知道在这后面是不是有政策在监督?只是感受到这已自然而然成了习惯,习惯一般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
回国后老公开车时只要一按喇叭,我就会在边上提醒他:说要向人家学习?也就尽量不按喇叭。一切都要从我做起,生活环境的优化要靠每个人点点滴滴的努力。老公说:不错,还真学了一点文明回来,这次没白去。

文化历史久
文化的沉积往往是以名人的辈出为基础的。欧洲许多国家对它的保护和重视是不言而喻的,而最能代表和反映欧洲历史文化发展的要算法国的巴黎了。这个美丽的城市从远古时代起就比较重视文化凝结。全城有一百多处可供人们参观的文化古迹,每一个古迹都有他神奇的故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人但丁、画家达芬奇、戏剧家莎士比亚、哲学家培根、科学家布鲁诺、天文学家哥白尼、伽利略、刻卜勒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先驱。接着欧洲如雨后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