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为命也是歌

相依为命也是歌

空过散文2025-08-12 01:57:39
父亲告别我们已经是六年了,但是在我们心里,他没有走,仍然和我们相伴沧桑。可能是因为命不好,在八岁那年,母亲就丢下我们四姊妹,头也不回的抽身而去。我是家里老大,最小的弟弟才刚刚从娘肚子里探出头来,嗷嗷待
父亲告别我们已经是六年了,但是在我们心里,他没有走,仍然和我们相伴沧桑。
可能是因为命不好,在八岁那年,母亲就丢下我们四姊妹,头也不回的抽身而去。我是家里老大,最小的弟弟才刚刚从娘肚子里探出头来,嗷嗷待哺。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我父亲一个人头上。我父亲是厂里的工人,一个月工资三十八元五角,就要养活我们全家。不巧“屋漏又遭连夜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日子又向我们袭来。
已经好多个月没有看见油荤了,我们吃的基本上红苕、野菜、芭蕉头、老木柑皮等等粗粮杂食,我饿得头昏眼花,最小的弟弟饿得直哭闹。父亲每天下班回来,都是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但是,他刚一回家,就拿起水桶,到两里外河里挑水卖,以每挑水一分钱的价格,用于买点红苕麦面蔬菜之类的东西,为我们改善生活。开饭了,他却坐在门槛上将叶子烟掐成大约一厘米半长短(只相当于别人抽的三、四分之一),裹在烟筒里,深情的吸着。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们,他感到安慰而满足——厂里的工人说,他太节约了,一个月的烟钱不到一块钱。
终于传来一个好消息,国家给每个人供应一个鸡蛋,对于我们来说,甭提有多高兴了。父亲把蛋买回来煮好,每人一个,分给我们。我是家里的老大,所以就选择最小的那个。可是,分完之后,我看到父亲那个比我的还小。在分的过程中,父亲特意交代,“吃剩的蛋壳放在这个碗里面,”不要抛到地上,影响卫生。说完,他就又坐在门槛上吞云吐雾。因为我大一些,有了亲情孝道的最初启蒙,想到瘦骨嶙峋的父亲还要干重活,就悄悄地把他的蛋调过来。
看到我们的蛋吃完了,父亲就把他的蛋切成四块,分给我们,三个弟妹非常高兴的接了过去,我坚决不要,父亲于是端着碗进了厨房。我悄悄地跟进去,原来是父亲把碗里的蛋壳冲洗一下,在厨房里津津有味的嚼了起来……“爸爸!”我忍不住跑去扑在父亲的怀里,放声大哭。
每天放学,我都要到厂里看看我的父亲,看到他,我感到幸福、感到心里踏实。父亲的工作是厂里最重的,专门负责管理炉子和端着铁水浇铸,每隔一天,厂里就要“倒火”,父亲早上四点钟就要起来点燃铁水炉子,作好“倒火”的准备。出铁水是我父亲最繁忙的时候,他要端着铁水在车间里来回奔跑,一百多斤重的铁水,车间里五十多米的路程,一天要跑两百个左右来回,其劳动强度非一般人可以承受;而且,那铁水是一千多度的高温,端着铁水的瓢和人脸在不到两尺的距离内,炙热的辐射在父亲的脸上,如果是一般的人,马上就要在脸上撩起粮浆大泡,那艰苦劲儿,超乎一般人想象。所以,每天我都要在担心之中度过,盼望父亲早点结束工作,平平安安回家。
因为劳动强度特别大,他们每月供应四十五斤大米。但是随着生活进入困难时期,这四十五斤就逐渐变成红苕、玉米、麦面之类的粗粮。但是,看到我们每人每月只供应十九斤粮食,父亲就节约一部分粮票回来补贴我们,自己饿着肚子干活。
一天,一个亲戚到来,打开口袋:“来,吃‘仙米粑’。”
我尝了一口,弟妹们兴致勃勃:“好吃,腊肉,腊肉味……”我们已经很多个月没有闻到肉味了。
没有想到,这东西吃了却不能解大便。父亲看了小心翼翼地用小木棍给我们掏。看到父亲大汗淋漓,我说“太臭,我来。”“不用,告诉你们吧,这东西不能多吃,它不是什么‘仙米’,是一种泥土,会堵塞肠道的。”
终于,长期的艰苦生活和超强的劳动强度让我父亲的身体濒于崩溃,患上了浮肿病。那个年代,虽然说不上“饿莩遍野”,但是我几乎每天都看到因为浮肿病而死人的现象——因为我们上学要过河,每天看到人们抬着浮肿病人坐船进城医治,每天又看到用草席裹着的“硬人”抬到船上,运回去埋葬——我虽然才十来岁,弟妹更小,不知道万一父亲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办。我和弟妹们商量,每人从自己的饭菜份额里面拿出一点点给父亲。可是父亲坚决不要,“我没有关系,一点小病,调理调理就好啦……”他照样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利用下班的休息时间挑水卖,有时候牛棚子来了牛,他就赶快去割草卖,因为割草卖划算,每百斤可以买一角钱……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来没有闲着过。
为了挽救浮肿病人,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还是组织了米糠,做成“糠粑”供应他们,父亲拿回来之后,自己却不吃,硬要分给我们。我流着泪说:“我们没有病,您吃吧,早点好起来……”由于父亲的坚强毅力,加上老天爷还是良心未泯,农民终于分到了少量“自留地”。就是这点“自留地”救了大家的命,人们的生活逐渐好转,我父亲的病也逐渐康复。就这样,我们挺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非常时期。
初中毕业了,我想考上中专,也可以为家庭分忧,因为那时考上中专就不交学费,而且伙食由国家全包,最为诱人的,是读了中专就意味着参加了正式的工作。但是老师动员我报考高中,说,你是工人子弟,眼光要放远一点,读了高中以后,还可以上大学深造。我回来和父亲商量,父亲说:“我们家祖祖辈辈没有上过学,现在你能够读书,是托共产党的福。只要你读书,你读到高中,我盘你到高中,读到大学我盘你到大学……”
考上高中了,每期要交七元钱的学费,学校说可以申请免费。可是父亲不同意:“这点钱我交得起,不能够增加国家的负担。你想想,现在还有那么多孤老太太、孤老爷爷,膝下没有子女,生活无着,他们有的靠卖点粪尿才能把供应的粮食买回来,有的将自己的粮食卖了一部分才能买回自己剩余的粮食供应,有的整天靠检垃圾过日……我们比他们好多了。”长期无休止的劳作磨练,我的父亲骨瘦如柴,越发显出沧桑模样。可是听了这些话我发现,我的父亲是那么高大,那么让人景仰。
周围的人对我父亲都非常尊重,说我的父亲是个大好人,他不但“又当爹又当妈”,把我们拉扯大,还乐意帮助别人,哪家有事,他都主动去帮忙。在父亲的感召下,我也养成了“助人为乐”的习惯,由此在读中学的时候,还被评为“小雷锋”。直到现在,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是只要有人需要帮忙,我都不会袖手旁观。
“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天下的父母当中,我的父亲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因为他太平常了。他没有文化,不知道什么做人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