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青岛毛公山

行走:青岛毛公山

恫瘝一体散文2025-07-20 17:53:14
2012年9月11日,这是一次检验左手腕骨折后的首次试拍。连续三个月不能摸相机,或许是悲凉的,犹如这个多事之秋。有时想,自己还是坚强的,能耐住寂寞能经得住艰辛苦难,也熬过了两次受伤,紧接着家父去世,令
2012年9月11日,这是一次检验左手腕骨折后的首次试拍。
连续三个月不能摸相机,或许是悲凉的,犹如这个多事之秋。
有时想,自己还是坚强的,能耐住寂寞能经得住艰辛苦难,也熬过了两次受伤,紧接着家父去世,令身心倍感剧痛的2012年六月。
三个月了,日子从初夏走进初秋,突然有一种冲动,很想去检验一下伤腕恢复的程度,想去试试能否承受机子的重力。雨子性情中人也,想到什么就要做什么,于是匆匆收拾家当,没敢带70-200(此头重1540克),带了一支24-120匆然开路(预防手腕疼还捎了一部小机子),临出门了还没想好去哪里拍摄呢。
半个多月来,有关钓鱼岛新闻占据了自己大部分阅读时间,不由想起多灾多难的祖国,想起那个腥风血雨的文革时代,思绪大串联,不知怎么忽然联想到了青岛毛公山,对毛泽东主席功过不在此做评论,在这里只叙述赴毛公山拍摄的经历。
转了一次车,一个多小时后,111路公交车驶进路两旁摆满了葡萄的宫家镇。问过路人,掉头,毛公山在西面青山里。往西走的大道宽敞,在路上遇到一对也去毛公山可爱的姐弟俩,于是我们结伴一路同行。
听说毛公山原属青峰山,只因发现了一块酷似毛泽东主席的巨石就叫毛公山了。
下车后约走了20分钟大路便开始走山路,在一块刻着《革命道路》大石头右面,是上毛公山的栈道。沿着栈道我们径直朝着最高点攀登,栈道路况很好,一共有900阶梯,路两旁展列着大革命时期许多照片与资料,还有已被命名的许多石头照片。毛公山不算高,估计到顶峰也不会超过海拔500米,呵呵,别忘记了,青岛零海拔起步。
路程有10000米左右,半个多小时就登上观景瞻台。
在瞻台西南方向,果然有一块高巨石,酷似身穿中山装的毛主席,面朝东方,立于崂山之上,身下是供青岛人饮水的崂山水库,这块巨石与毛泽东相像的程度,我想没有人会说不。巨石高8.3米,正好和伟人享年83岁巧合,来此瞻台的人,无不为神奇的天然杰作而惊叹。
与毛公石遥遥相望的另有一块巨石,啊,那坐姿、那神态,多像一个女子啊,我和婷婷几乎同时这样说。果然,几步之外的草木从里,我们发现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秋水伊人》。
在下山路上,我们还找到了有关“秋水伊人”这块石头的传说,毛泽东的爱人杨开慧,思念夫君盼望爱人归来,她望断秋水如石一般坚定。
西有毛公石,东有伊人石。哦,这是后话。
也许很久没有整修了,毛公石周围,凌乱插在山涧里的红旗的颜色几乎全部退掉了,在葱郁的绿色之间,那些旗子显得很苍白,瞻台亭子也是瘢痕累累,柱子红漆剥落,有几个游人在亭子里吃着午餐。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午后。
虽然伤情还未痊愈,虽然天色不太适合拍摄毛公石,但一路有他们姐弟作伴感到很快乐。姐姐叫婷婷,聪明伶俐活泼,看似年轻,实际她已是7岁男孩子的母亲,我喜欢婷婷性格,她一路笑声不断,和他们在一起,自己也似乎年轻了。一路上婷婷找到了多处已被命名的奇石,我顺着婷婷的手势忙着拍摄,细高细高的弟弟憨厚可爱才19岁,和姐姐相比自然显得稚嫩。
一路上,我们发现山里还有许多石头像这像那,却还未被命名,它们是这座大山的卫士,它们是一个群体,和寓意杨开慧的那块《秋水伊人》年复一年地守卫在这里,护佑着青山。很有意思的是,我们三人给这些看似静止却有着生命的石头各取了一些名字。
一路走走拍拍拍走下山来,在对毛公山整个拍摄过程中,除了伤腕不争气没有恢复好,还不能自如转动,还在作痛之外,心情却很好,在气喘吁吁汗流满面的登毛公山人流里,我们三人也许是感到最轻松的。
身在青山里,顿感万物有灵,想想那些因无止境的私欲贪婪而肆虐挥霍生态的现象,是对人类与历史极大的犯罪,保护守卫好大自然给于我们的恩赐,是每个社会人的良心与责任。
走到满是葡萄园林的地方,我们要分手了,婷婷姐弟约我过些日子一起去即墨鹤山拍摄。

2012-9-1220:50.青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