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杨柳万千条

春风杨柳万千条

华星秋月散文2025-06-05 07:02:15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里,每当我在公园、在湖边、在河畔走进杏花雨中,看杨柳轻歌曼舞,听黄鹂枝头鸣啭,总感觉走进了大自然的水墨画。杨柳是报春的使者,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记得我小时候曾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里,每当我在公园、在湖边、在河畔走进杏花雨中,看杨柳轻歌曼舞,听黄鹂枝头鸣啭,总感觉走进了大自然的水墨画。
杨柳是报春的使者,伴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记得我小时候曾生活在柳树掩映的水乡,每年冬去春来,万物尚未萌动,柳树便绽绿吐蕊,用婀娜的枝条舞动春风,把温暖的气息带给人间。放学的路上,同伴们都喜欢折柳条,编成柳条帽戴在头上;吹起柳笛,比谁的柳笛声最美;朗诵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是春天最传神的信物,用清澈的眼神凝望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爱杨柳,借“柳”抒情。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美好情感的常见意象,蕴含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如:《诗经》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象一幅风景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人通过对生机勃勃的景物描写,向人们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李白的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借“闻折柳”表达自己思念故乡的深厚情感。
柳树具有一种美丽的品质,小桥、流水、人家,有了杨柳娇媚的风采掩映,更具有了灵性和诗意。明媚的春光里,有柳树的塘边堰头、河畔湖堤,自然构成了一帧帧美妙的风景。节假日,我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上,沿途观赏垂钓者湖边柳树下垂钓,遥望微风撩起女孩子们的头发,近看朵朵桃花轻轻飘落流水,心境别样的温暖。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折一枝春柳,插在房前屋后,柳树都能成活,嫩绿的柳叶让人看到生机盎然的景象,飘飞的花絮带给人美好的遐思,随遇而安的秉性慰藉着人们躁动的心灵。
莺歌燕舞时,我看春风杨柳,入诗,入画,也入心,她的美丽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衰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