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代家兄妹

记忆中的代家兄妹

蕣荣散文2025-04-01 15:26:38
代家兄妹四人,其中三位我曾见过,而老幺季吧,只是陆陆续续听过一些有关他的消息,未曾谋面。认识二位代家兄长是在七十年代末期,那时我正读小学。因为我家老二与代家老二同在车溪乡境内的澧县四中读书,他们俩学习
代家兄妹四人,其中三位我曾见过,而老幺季吧,只是陆陆续续听过一些有关他的消息,未曾谋面。
认识二位代家兄长是在七十年代末期,那时我正读小学。因为我家老二与代家老二同在车溪乡境内的澧县四中读书,他们俩学习皆努力刻苦,每次考试的结果不是代家老二第一,便是我家老二第一。
每次父亲到四中看望老二,回到家后总是兴致勃勃的讲起这两个老二学习上你追我赶的情况。因此自那时起,我便对代家老二产生了好奇。
七十年末,人民生活艰苦,交通也极为不便。两个老二在四中读书,学校的三两米吃不饱,只能从家中带来一点红薯充饥。四中离家二三十里路,他们基本上只能一个月回一次家,来来往往都是步行。有几次顶风冒雨,回来时早已成为泥人。因为他们能吃苦,笑对人生的苦难,于是对代家老二我又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
和代家兄长们交住最亲切的一次发生在1980年署假。当时他们已经高中毕业,都在等候录取通知书。他们很多同乡同学聚在我家,探讨人生,展望末来。因为年龄差别,他们的意气风气并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倒是吃中饭时突然暴雨,他们放下碗筷,全身心投入到我家晒场上抢收的行为,深深地打动了我,至今不忘:他们个个都将大学生,完全没有一点高人一等的架子,劳动本色在他们身上最自然的体现着。
在这次抢收行动中,冲锋在前的是代家老大。老大因为家庭成分不好,高中毕业后在当时的生产队抽过一段时间的水,当过几天会计,后来又到王家厂老四中去补习。现在他们兄弟二人即将同时跨入高等学府。就因为老大的这一神奇经历,我对老大当时就另眼相看。
后来他们一个个远走高飞。其中代家老大先是分到常德粮校工作,然后从政,91年时下基层锻炼,在王家厂搞荒山开发。其间我记得给老大去过一封信,但从没有收到过他的回信,也许他不知道世间仍有那么一个一直以他为人生楷模的小弟弟。
代家老二很快就被分到澧县一中教物理。因为前面那些榜样的激励,我也一改以往贪玩的习气,发愤读书,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澧县一中。代家老二对他要好同学的弟弟我也表现出了应的热情与关心。可惜当时我没有很好地珍惜,错过了那人间纯真的友情。再后来是代家老二在教坛上专心致志,愈教愈成熟,成为一代名师;我则三心二意,每况愈下,至今关生不熟。
与代家兄妹中的女性接触则是我在王家厂中学工作时的事了。那时她在信用社做临时工,虽然我有心去熟悉这位仁兄的妹妹,但那时只是落花有意。后来她工作频频调动,我只能默默地关注,直到听说她成家立业,生活美满,一颗心方才落地。
虽与代家兄妹接触不多,但另有一关键人物,却使我能够时时了解他们,她就是我的姑母。姑父与他们是本家,住在同一村子,在斗争“地富反坏右”的年代,他们两家唇齿相依;在生活困难的时候,他们相互周济,共渡难关。
姑母每到我家,都会讲起他们一家的情况:老幺季吧读书不多,有一段时间也不听话;他们的父母先是在鲁家冲水库管理所住过一段,后又到常德做过图书小生意,现在是儿孙满堂,生活安宁。
执着追求,自强不息,孝顺父母,友爱乡邻,这就是我记忆中的代家兄妹。
2000年12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