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石君之家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中叙述了汉朝石奋一家的事迹。“万石君”是对上大夫石奋的别称。时惟石奋及四子石建、石甲(史失其名,故以“甲”名之,犹如今天的“某”。下“乙”同此)、石乙、石庆皆官升二千石,汉景帝刘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中叙述了汉朝石奋一家的事迹。“万石君”是对上大夫石奋的别称。时惟石奋及四子石建、石甲(史失其名,故以“甲”名之,犹如今天的“某”。下“乙”同此)、石乙、石庆皆官升二千石,汉景帝刘启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官至二千石,做为人臣的尊贵荣耀竟然集中在他们一家。”此后,朝廷上下均称石奋为“万石君”。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叙述的——
万石君,他的父亲是赵国人。赵国灭亡后,迁居到温县。高祖东进攻打项羽,途经河内郡,当时石奋年纪只有十五岁,做小官吏,侍奉高祖。
高祖与他聊天,喜爱他恭敬谨慎的态度。一次高祖问他说:
“家中有些什么人?”
万石君回答说:“我家只有母亲,不幸眼睛已失明。家中很贫穷。还有个姐姐,会弹琴。”
高祖又说:“你能跟随我吗?”
他立即回答说:“愿竭尽全力侍奉。”
不久,高祖召他的姐姐入宫做了美人,让石奋做中涓,受理大臣进献的文书和谒见之事。
万石君的家迁徙到长安的中戚里,原因是他的姐姐做了美人。他的官职到文帝时累积功劳升至太中大夫。他不通儒术,可是恭敬谨慎无人可比。
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做太子太傅,后被免职。文帝选择可以做太傅的人,大家都推举石奋,他就做了太子太傅。等到景帝即位,使他官居九卿之位;因他过于恭敬谨慎而接近自己,景帝也畏惧他,调他做了诸侯丞相。
万石君的长子石建,二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均因性情顺驯,对长辈孝敬,办事谨慎,官位做到二千石。因此石奋便有“万石君”之称。
景帝末年,万石君享受上大夫的俸禄告老回家,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朝令时,万石君作为大臣来参加,他经过皇宫门楼时,一定要下车急走,表示恭敬,见到皇帝的车驾一定要手扶在车轼上表示致意。
他的子孙辈做小吏,回家看望他,万石君也一定要穿上朝服接见他们,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子孙中有人犯了过错,他不责斥他们,而是坐到侧旁的座位上,对着餐桌不肯吃饭。这样以后其他的子孙们就纷纷责备那个有错误的人,再通过族中长辈求情,本人裸露上身表示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才答允他们的请求。
已成年的子孙在身边时,既使是闲居在家,他也一定要穿戴整齐,显示出严肃整齐的样子。他的仆人也都非常恭敬,特别谨慎。皇帝有时赏赐食物送到他家,必定叩头跪拜之后才弯腰低头去吃,如在皇帝面前一样。他办理丧事时,非常悲哀伤悼。子孙后代遵从他的教诲,也像他那样去做。万石君一家因孝顺谨慎闻名于各郡县和各诸侯国,即使齐鲁二地品行朴实的儒生们,也都认为自己不如他们。
建元二年(前141),郎中令王臧因为推崇儒学获罪。窦太后认为儒生言语大多文饰浮夸而不够朴实。她认为万石君一家不善夸夸其谈而能身体力行,就让万石君的大儿子石建做了郎中令,小儿子石庆做了内史。
石建年老发白,万石君身体还能健康无病。石建做了郎中令,每五天休假一天,回家拜见父亲时,先是进入侍者的小屋,私下向侍者询问父亲情况,拿走他的内衣去门外水沟亲自洗涤,再交给侍者,不敢让父亲知道,而且经常如此。石建做郎中令时,有事要向皇帝谏言,能避开他人时就畅所欲言,说得峻急;及至朝廷谒见时,装出不善说话的样子。因此,皇帝对他特别尊敬和礼遇。
万石君迁居到陵里。担任内史的儿子石庆酒醉归来,进入里门时没有下车。万石君听到这件事后不肯吃饭。石庆恐惧,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仍不允许。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也袒露上身请求恕罪,万石君才责备说:“内史是尊贵的人,进入里门时,里中的父老都急忙回避他,而内史坐在车中依然故我,不知约束自己,这是应该的吗?”说完就喝令石庆走开。从此以后,石庆和石家的弟兄们进入里门时,都下车快步走回家。
万石君在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去世。大儿子郎中令石建因悲哀思念而痛哭,以致手扶拐杖才能走路,过了一年多,石建也死了。万石君的子孙们都很孝顺,然而石建最突出,超过了万石君。
石建做郎中令时,一次书写奏章,奏章批复下来,石建再读时,非常惊恐地说道“写错了!‘马’字下面的四点和下曲的马尾应该五笔,现在才写四笔,少了一笔,皇帝会责怪我,我该死啊!”可见他为人的谨慎,即使对待其他的事也都像这样。
万石君的小儿子石庆做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帝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马鞭一一点数马匹后,才举手示意说:“六匹。”石庆在几个儿子中算是最简略疏粗的了,然而尚且如此小心谨慎。石庆做齐国的国相,齐国上下都敬慕他们的家风,所以不用发布政令齐国就非常安定,人们就为石庆立了“石相祠”。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皇帝确立太子,从群臣中挑选能够做太子老师的人,石庆从沛太守任上调为太子太傅,过了七年升任御史大夫。
武帝元鼎五年(前112)秋,丞相赵周有罪被罢官。皇帝发下诏书给御史大夫:“先帝很敬重万石君,他们的子孙都很孝顺,命令御史大夫石庆担任丞相,封为牧丘侯。”
此时,汉朝正在南方诛讨南越,东越,在东方攻打朝鲜,在北方追逐匈奴,在西方征伐大宛,国家正值多事之时。加上皇帝巡视全国各地,修复上古的神庙,到泰山祭天,到梁父祭地,大兴礼乐。国家财政发生困难,皇帝就让桑弘羊等谋取财利,王温舒等实行苛峻的法律,使兒宽等推尊儒学,他们都官至九卿,交替升迁当政,朝中大事不取决于丞相,丞相只是一味忠厚谨慎罢了。
石庆丞相在位九年,不能有任何匡正时局纠谏错误的言论。他曾想要惩治皇帝的近臣所忠、九卿咸宣的罪过,不仅不能使他们服罪,反而遭受了惩处,以米粟入官才得免罪。
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关东百姓有两百万人流离失所,没有户籍的有四十万人,公卿大臣商议请求皇帝迁徙流民到边疆去,以此来惩罚他们。皇帝认为丞相年老谨慎,不可能参与这种商议,就让他请假回家,而查办御史大夫以下商议提出这种请求的官吏。
丞相因不能胜任职务而愧疚,就上书给皇帝说:“我石庆承蒙宠幸得以位居丞相,可是自己才能低劣不能辅佐陛下治理国家,以致城郊仓库空虚,百姓多有流离失所,罪该处死,皇帝不忍心依法处治我,我愿归还丞相和侯爵的印信,
版权声明:本文由945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