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较量

温馨的较量

中间剥削散文2026-08-14 17:12:59
检察官其实每天都在各种各样的较量中度过: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要和犯罪嫌疑人进行斗智斗勇的较量;在执法办案中,要和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压力进行信念和毅力的较量;在法庭上,要和律师在罪与非罪、轻罪与重罪上进行唇
检察官其实每天都在各种各样的较量中度过:在职务犯罪侦查中,要和犯罪嫌疑人进行斗智斗勇的较量;在执法办案中,要和方方面面的阻力和压力进行信念和毅力的较量;在法庭上,要和律师在罪与非罪、轻罪与重罪上进行唇枪舌剑的较量……较量,已经成为检察官生活的一种常态。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不管当初的较量是多么惊心动魄、波诡云谲,也都会随着总量上的持续攀升而变得平淡,以至磨灭。然而,那次较量却一直清晰地横亘在我的记忆深处。
那是一次发生在我院内部的较量。
今年初,为响应市检察院开展“调查研究年”活动的安排,我院联系当地和本院工作实际,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针对民生领域热点焦点问题和检察业务运行过程发现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工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研究。
与整天待在办公室里的伏案工作相比,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显然更受青睐。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长一点的,个个都像年轻了好几岁似的。从领导到同志,大家都像是上满了的发条,忙完手头的工作,或三人一班,或两人一组,带着自己的课题就下基层去了。活动结束的时候,活动办共收到了48篇调研报告,内容分别涉及留守儿童、服务三农、服务企业发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各个领域。经过院活动办的初评,有17篇被评为好作品。
政研室小郭是我院出了名的调研高手,不管是谁写的调研文章,也不管是准备拿去发表,还是要向上级院报送,都乐于交给他先行审核把关。这次小郭写的调研报告自然也入围了好作品,但遗憾的是,最佳作品的桂冠却与他失之交臂,被常务副检察长张**摘得。这让一向自信的他“很受伤”。举止中流露出一种不服和抗议。当然,这也不是没有一点根据的——毕竟评委都是本院内部的人,情感因素很难说没有一点。换言之,在小郭看来,这并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费厄泼赖”。
张检主抓政研室工作,是小郭的直接领导。尽管小郭的变化很细微,但还是被细心的张检敏锐地捕捉到了。在一次部门会议上,他在强调工作成绩要经得住各方面的检验时,就特地拿调研文章评奖来说事:“我那是误打误撞,也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咱们的各项成果,要的可都是不掺水分的、响当当的硬通货!”
大家都听得出来,这实际是对小郭不平心绪的一个抚慰。小郭自然也听得出来。但他仍觉得这样的台阶下的不够光彩,直到当他听说代表院里参加市院评选的作品,还要邀请院外专家再评审一次,从17件好作品中评出3件时,小郭的自信心这才又恢复了元气。
复评那天,小郭看着这8位特邀评委的履历,心中暗自欢喜。他们有来自市检察院的专家,也有兄弟县、市院的专业人才,还有市、县两级党校的教授。更让小郭底气陡增的是,所有参评作品都采取匿名的方式展示,评委们根本不知道哪篇作品的作者是谁,——而这正是保证评审公正性最为关键的一环。
评审开始了。每篇参评作品都采取专人诵读和电子屏幕滚动播出并行的方式进行展示。评审打分实行百分制,每篇作品播诵完毕,评委开始进行现场亮分,主持人现场公布成绩。评审过程中,大家都凝神静气,除了主持人声音,整个会场幽静得就像一口爬满青苔的老井。
评审终于在热烈紧张的气氛中结束了。经过主持人的统计,最后,《法制副校长聘任工作亟待规范》获得了97.75分,位居第一,《林业系统渎职犯罪情况调查》和《**县留守儿童情况调查》分列二、三名。
不出预料,复评结果与初评还是有些许出入的:除了状元作品之外,榜眼和探花都是新科及第。而小郭的《**县留守儿童情况调查》在初评中是居前五名之外的。
大家对小郭为初评不公闹情绪的事都有所耳闻,因此,当复评结果水落石出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每个人都能清晰地觉察到,小郭脸上虽仍有些许失落,但最终还是被自信的笑容欢喜淹没了。
主任评委对前三名的作品进行现场点评后,检察长孙**发表了讲话。在讲到这样做的意义时,军旅出身的他指出,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练兵,与军事演习中的红、蓝两军实兵对抗异曲同工。只有这样,才能练出强兵、精兵。最后,他还特别对小郭不服输的精神提出了表扬,并号召大家都要有勇挑战、不服输、敢胜利的亮剑精神。
散会了,大家依次退出会场,孙检故意放慢了脚步,等到小郭走到身边时,笑着对他说:“我看这次评审还是相当公平的。新姜到底没有老姜辣啊,张检在这方面也是行家——不过,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你将来一定会赶超他!”
孙检笑了。
张检笑了。
小郭也笑了。
大家都笑了……
草完于2013年11月28日14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