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过的有阳光的平江路

一起走过的有阳光的平江路

欢踊散文2026-07-17 04:32:41
之前,小七一直念叨着要去猫的天空之城。摸索着,竟也找到了。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温柔的抚摸着平江路。都说平江路是很适合拍照的地方,果然不错。黑瓦,白墙,红门,木窗,流水,石桥。隔着飞檐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别
之前,小七一直念叨着要去猫的天空之城。
摸索着,竟也找到了。
那天天气很好。
阳光温柔的抚摸着平江路。
都说平江路是很适合拍照的地方,果然不错。黑瓦,白墙,红门,木窗,流水,石桥。
隔着飞檐四十五度仰望天空,别是一番感觉。黑瓦白墙的相互映衬下,让人回归到一种最最朴实的状态。朴实,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
还有那一扇扇紧闭的朱门。让人不住遐想,门的背后曾经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着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它们像是一个年迈的和尚,庄重的守着心间的一寸净土,与街道外面繁华的城市默默对抗着。想象一个黄昏后,一个盘着发髻的少妇“吱呀”的推开了某一扇朱门,踩着小步,留下一个欲转不转的侧影……
古装剧里面的大木门,我们竟然也能在平江路上看到,这是所没有预料到的。一半镂空的木门让人忍不住窥探。很想亲手推开它,感受一下古老的灵魂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很想跨过那高高的门槛,假想自己穿着一双美丽的绣花鞋,做一次大家闺秀;假想自己穿着贴身的旗袍,尽显美丽高傲。跨过门槛,跨过一段历史,跨过紧凑的生活节奏,跨进一个宁静的世界。
一切的一切,让人恍然如梦。忘记了喧嚣的都市生活。只有淡淡的,淡淡的,简约的幸福,在流淌。
落落在《须臾》里有一句话说的好,“喜悦是平静的。和一次长长的呼吸同样,无声的柔软。”在平江路上,看着小七和吱吱手牵手,看着哥的背影,竟也颇觉得满足和喜悦。只是那种满足和喜悦被平江路所显示的文化底蕴所覆盖着,摩挲着,变得悄然无声,变得真的像自己的呼吸,吸进去的满是喜悦,呼出来的满是期待。或许能从脸上发现,可是绝不会说出口。
取出相机。
我的如意小算盘。
我不是一个真正能沉下心欣赏风景的人。
哥一定也是知道的啦。难怪他每次都超出我们一大截,只留下他著名的背影。摆明了不想让我拍啊。可是,于我,已经满足啦,即使是背影,他也成了我相机里独一无二的风景。
或许吧,苏州水已经不是那么的干净了。它平静的流淌却无法让我们的心真正也平静下来。看着那一块块的石头堆砌出来的河岸,恍惚间,回到了小时候。那时,也有石桥,也有河岸,有阿婆在河边洗衣服,择菜。我们在一边玩耍,还有平房,里面很暗,那是儿时玩伴的家。记忆最深刻的是小学旁边的那座石板桥,我清晰的记得有一次走过那儿,手里用来买棒冰的五毛钱就不见了。为此,伤心了好久。如今,还能看见这样的场景,不由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停停走走,走走停停。沿着平江路,终于看见猫的天空之城了。
猫的天空之城。很有情调的一家概念书店。在门口,我们就逗留了很久。
那张蓝色的木椅。让人忍不住想去坐一下,蹭一下。
背后是斑驳的墙面。抚摸着,尽是沧桑。
那一块块小黑板。镶嵌的玻璃映出了平江路古朴的魅力。
丝袜奶茶的广告。
好玩的字体。
还有一张海报。让人饭喷。
“你要吃巧克力味的屎,还是屎味的巧克力?”
“左手救赎,右手荼毒。抽醒宅男,肃清剩女。”
看到这张海报,我就忍不住按下快门。
不知道店主是怎么想到开这么一家概念书店的。很有创意。里面可以看书,书架上的,亦或是自己携带的。喝一杯有名的丝袜奶茶,很莫名其妙的名字,带着一种诱惑,18块钱一杯。在我纠结着要不要买一杯尝尝的时候,小七偷偷告诉我,是用立顿奶茶泡的。还有明信片,纸做的,连木头做的都有!可以寄给一年后的自己或是别人。猫空都会帮你完成。即使是老外,也慕名前来,用蹩脚的中文或是麻烦店里的服务员用蹩脚的英文交谈,只为买一张明信片,寄给一年后的谁谁谁。
有时,在阳光充足的午后,像那天一样。
一杯茶,一本书,坐在倚河的木椅上,度过一个空虚的下午也是一种享受。
偶尔。从书中抬起头——
看行人过往。
听阳光起舞。
怀想着曾经度过的岁月。或喜或悲。
也不失风味。
猫空里面不大。但很温馨。
木质的桌椅。木质的地板。窝在里面,或交谈,或上网,或看书,或填写明信片,或发呆。
很喜欢这个创意——寄给一年后的……一年后,是什么样子?是不是物是人非?是不是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是不是现在甜美的情人已经如同陌路?是不是现在很铁的哥们已经成了死对头?是不是已经梦想不再?亦或是,还是如同自己定下的轨道,一步步前行。收到一年前就写下的贺卡,一定会感慨许久。或惆怅,或喜悦。看着满墙的贺卡,它们背面写下着不同人的故事,不同人的希望。纠结着要不要成为其中一份子。可是,退缩了,没有原因。
同学说我很幸运,看到了猫空那两只鼎鼎有名的猫。它们相拥而睡。没有压力,没有想法。让人羡慕。灰色的那只好大好肥。可是,它仿佛也没有减肥的念头,活着自己的精彩。下辈子,能做一只猫空的猫也不错。
去了平江路后,我发现,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简单。
传统小吃。
桂花糖粥。赤豆小元子。
从猫空出来后,在一个角落里,我们发现了这个。
我记得,念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就有卖赤豆小元子。5毛钱一杯。卖赤豆小元子的阿婆老好老好的。每次都帮我盛的满满的,都快要溢出来了。
我问哥,你吃过吗?
他想了想就往弄堂里面走去。
要了两碗赤豆小元子。坐在人家的场院里。
竹椅。木桌。阳光好的很。有一只牧羊犬在一边睁着眼睛发呆。一个妈妈抱着小孩晒太阳。还有一些其他苏州古朴的人们,说着苏州话,即使骂骂咧咧也不难听。
赤豆小元子里面放了桂花。甜甜的。就像彼此的心情。跟小时候吃的味儿也完全不一样了。用的塑料碗。小七在路边被烘山芋吸引了,买了一只金灿灿的烘山芋。吱吱也要了一碗赤豆小元子,跟小七你侬我侬,分着吃。我敢保证,要不是因为旁边有陌生人看着,他们早就你喂我我喂你啦。
从没有想过,我们四个人可以这样的一起吃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