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朱家角

夜宿朱家角

七老八十散文2026-07-06 04:11:18
去上海开会,被主人安排去朱家角一游,由于细游夜宿,烙印颇深。原以为,到大上海应该开开眼界,看看这座与国际接轨的大都市、洋都市与其它城市的迥然不同。确实,改革开放后的大上海也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
去上海开会,被主人安排去朱家角一游,由于细游夜宿,烙印颇深。
原以为,到大上海应该开开眼界,看看这座与国际接轨的大都市、洋都市与其它城市的迥然不同。确实,改革开放后的大上海也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在浦江夜游时,南浦大桥、杨浦大桥和“东方明珠”电视塔构成的“双龙戏珠”景观和两岸巍峨屹立的建筑群让人叹为观止。开发中的浦东新区和陆家嘴高楼群鳞次栉比,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小轮船点缀江面。还有风驰电掣的磁悬浮列车和恢弘的东海大桥以及极具现代气派的洋山港,真让人感慨万千。
然而,你再仔细品味一下古老的朱家角镇,就立刻生出一种吃完了满汉全席后,呷一口上好绿茶的清新感。
朱家角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素有“上海威尼斯”之称,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据导游介绍,朱家角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已有村落集市。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已成为商贾云集、烟火千家的繁华集镇。
朱家角的小桥流水,堪称江南一绝。古桥、小河、轻舟、石驳、河埠、缆石、旧街、老屋相映生辉,循环交错,清静幽溢,风情浓郁,情趣万千。
朱家角水多桥美,36座古桥造型各异,纵横其中,连接古镇成浑然一体。放生桥恢弘雄壮,课直桥小巧玲珑,何家桥古厚淳朴,“高低桥”三步之遥,戚家桥“咯咯”作响,永丰桥“纪念国耻”,中和桥和西栅桥坚固秀丽。众桥特色各具,五彩缤纷,如彩虹飞跨流水,点缀古镇,俊俏亮丽。
朱家角河流纵横,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水多河埠多缆石多。东西井亭港、南北市河、瑚堦港、祥凝滨、雪葭滨、圣堂滨、流水潺潺、纵横交融古镇成块成片。流水叮咚中,形态各异的河埠或雕龙刻凤,或朴素简洁,或横伸河中,或隐匿河畔;河埠旁、河滩边,千姿百态的缆船石点缀流水,星罗棋布,出神入化,有如意、古瓶、葫芦、蕉叶、宝剑、牛角、怪兽等等,线条简洁流畅,造型生动古朴,状若雕塑,各有巧妙,令人叫绝。水乡古镇特有的艺术文化,尽在其中。
在朱家角的朱家大宅,庭院深森,青草萋萋,闲花竞放,树叶絮语,晚风习习,月色朗朗。那几进大院,亭台楼榭,假山水池的设计处处巧夺天工。从主人书房里悬挂的自书书法中,看得出主人曾习唐楷以通笔法,取北碑以壮风骨,临晋帖以周神气,尽得书法窍要。那古董架上摆放的古董,也尽是些稀世珍宝。据说朱家老爷是位盐商,也是位有学问的儒商。从其“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定天下之变”的座右铭以及自著的书籍中可见一斑。然而风云莫测,世事沧桑,昨日春风得意,家道隆昌的朱家却败落得如同被大海遗弃的滩边贝壳,要不是游人造访,只能甘受冷落和寂寞。
一阵丝竹轻歌,把我对朱家的伤感打断。弯月下,朱家大院里,丝竹清丽,有韵有情,轻歌曼舞,痴心醉人。箜篌失传了,胡笳几尽绝响,惟有丝竹悠悠,还奏着一阙雨打芭蕉……于是忆起:姑苏园林,听梅花三弄;秦淮酒家,看烛影摇红;岳阳楼台,听渔舟唱晚……感受到华夏乐音在天籁地表间弥漫,款款送别了先秦烽火,盛唐明月,大清落日。似看到俞伯牙依旧苦寻那曲高山流水;暗香浮动,卓文君抚琴不语;不老的箫音又为梁祝伴唱十八里相送。那曲“春江花月夜”也似在为朱家老爷抚平着悲叹的心……
离开朱家角时正值清晨,车子在嘀嘀地催人。我几步一回头地看着朱家角,我希望能够再来,当然还是要夜宿此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