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十二生肖咏(新韵)

五律·十二生肖咏(新韵)

老闺女古体诗歌2025-09-01 06:11:34
一、子鼠咬破阴阳气,腾云下九天。撒盐宜嫁女,熏火乞肥田。实验牺牲众,灾凶预兆先。滑标随意点,网络任回旋。注释:1、古代民间流传着鼠是天鼠(神鼠)的传说:远古天地未开之时,宇宙混沌一片,是老鼠将密封的天
一、子鼠
咬破阴阳气,腾云下九天。
撒盐宜嫁女,熏火乞肥田。
实验牺牲众,灾凶预兆先。
滑标随意点,网络任回旋。

注释:
1、古代民间流传着鼠是天鼠(神鼠)的传说:远古天地未开之时,宇宙混沌一片,是老鼠将密封的天地咬破,阴阳气才漏了出来,万物才得以滋生,鼠还引来了火种,从天上偷来了谷种,鼠有创世之奇功,因此鼠排在生肖之首位。
2、台湾居民认为禄三为小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种信仰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晨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
3、农历正月第一个子日,朝鲜族在这一天要进行熏鼠火民俗活动。农家的孩子们在田埂上撒下稻草并点燃,以达到烧除杂草并驱赶田鼠的目的。这一项民俗活动,有利于灭鼠、灭虫,草木灰还可以肥田。
4、鼠对人类贡献也很大。仅是从褐家鼠和小家鼠白化变异而来的大、小白鼠,作为科学和医药方面的实验动物,每年的使用量高达几千万只。
5、民间认为鼠性通灵,能预知吉凶灾祸,对自然界将要发生的不测如地震、水灾、旱灾、蝗灾等能做出一定的行支反应。在唐山大地震前夕,人们惊异地发现鼠群向郊了外奔窜,或者三五结伙蜷缩在马路,街道等相对空旷的地方。
6、“鼠标”因形似老鼠而得名“鼠标”(中国大陆用语,港台作滑鼠)。

二、丑牛
脚踩一方土,力耕身下田。
只食青草叶,却挤乳汁泉。
性顺犁车挂,怒来红布掀。
股民翘首盼,市场气冲天。

三、寅虎
凛凛霸林山,条纹绣体间。
合符驱铁甲,采药带铜环。
占宿西方守,避寅独自眠。
威风难上树,学艺悔当年。

注释:
1、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别是在军事上,比如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
2、在古时候,一些中国医生到处采集并实验各种药物的功效,他们通常会手拿一个铃铛,铃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铜环,人们称之为"虎撑"或"虎衔"。传说药王孙司邈在去山中采药的路上突然被一只老虎拦住了,并看见一块硕大的动物骨头深深地扎入了这头老虎的咽喉。善良的药王取下扁担上的一个铜环,并将它放入老虎的口中将那大口撑开,将手从铜环中央穿过伸入那血盆大口中迅速地拔出骨头并麻利地在伤口抹上药膏。
3、白虎神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守护神,原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方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方,按五行配五色,故称。它也是四方神之一。
4、我国一些地方民间流传避寅习俗:每岁五月寅日,夫妇别寝,不敢相语,以为犯有虎伤。

四、卯兔
尾短耳长长,裂唇豁嘴张。
禳灾悬面具,赠画育吉祥。
一跃输龟步,三窟保命藏。
升天仙子傍,捣药广寒忙。

注释:
1、古代汉族有“挂兔头”的岁时习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用面兔头或面蛇,以竹筒盛雪水,与年幡面具同挂门额上,以示镇邪禳灾。
2、在汉族有赠兔画的育儿风俗。画中有六个小孩围着一张桌子,桌上站一手持兔子吉祥图的人,祝受赠的孩子将来生活安宁,步步高。

五、辰龙
善变兴云雨,图腾喻帝王。
四灵独作首,九子各兼长。
隐处深渊卧,显时高宇翔。
传人承血脉,筋骨铸炎黄。

注释:
1、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
2、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中国吉祥图说》谓:老大囚牛、老二睚眦jqky?z靅、老三嘲风、四子蒲牢、五子狻猊jqksuānn韂、六子霸下(又名赑屃jqkbixi]、七子狴犴jqkb臁n]、八子负屃(f?x欤⒗暇朋の牵╟hīwěn]。

六、巳蛇
无足亦能走,何必画足添。
恨镇雷锋塔,诱偷伊甸园。
身随笛乐舞,衔报夜珠还。
雷雨惊蛰忌,小龙冬睡酣。

注释:
1、蛇对音乐非常敏感。早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就有耍蛇的职业,在“蛇郎”吹奏的“蛇笛”中,一条条蛇袅袅起舞,舞姿灵活柔美,引人入胜。
2、蛇的记忆力很好,不光记仇,也会报恩。古书上曾记有“隋侯见伤蛇而医之、活之。蛇愈而去,衔夜光珠以报”的佳话。
3、农历三月五日为惊蛰节,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2009.3.17

七、午马
兽中形最美,匀称又修长。
汗血征西域,昭陵拓大唐。
的卢背主跃,赤兔共人亡。
千里何足道,只须伯乐当。

注释:
1、为夺取大量“汗血马”,中国西汉政权与当时西域的大宛国发生过两次血腥战争。
2、昭陵六骏是指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

八、未羊
秉性和天地,牺牲逞瑞祥。
剥羯成大鼓,调味制浓汤。
仰望三阳泰,衔来五谷囊。
孝学羔跪乳,音律奏清商。

注释:
1、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之“仪”镶入了“羊”字。在古代,羊不仅是供膳的,羊又是祭祀的祭品,“祥”字的“示”部表示“祭桌”。商周前无论是最隆重的祭祀“大牢”中的三牲,还是不用牛的祭祀“少牢”,都要有羊。供祭祀的三牲必需是纯色的,专供祭祀的纯色的牛称“牺”。“牺”字里也有“羊”,
标签
相关文章